2020年了,為什么還有人認同“唯生育論”?

分割線

前兩天,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老師在抖音上發布了一條生活短視頻:

“誰說吃火鍋不能有鮮花相伴?!?/span>

然而這條簡簡單單的動態下的一條評論卻引發了熱議:


截至楊麗萍刪除動態前,這則陳腐到不知道從哪兒挖出來的留言,已經收獲了1.1萬的點贊,位列熱評第一。

這樣的結果著實令人震驚,沒想到已經2020年了,還有這么多人打心眼里認同“唯生育論”。他們認為女人不生孩子就是失敗,老去的女人只能靠兒女來獲取生活中的幸福感。

但事實上,不婚不生的人生不需要解釋,如果非要給個解釋,那就四個字:人家樂意。

覺得做母親快樂的就去做母親,覺得做其它的更快樂就去做其它的,其實沒什么好討論。如果硬要把是否結婚生子作為判斷一個女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才是最大的失敗。

所以,女人到底應該怎樣活,才算真正的成功?

分割線

接納自己,把自己放在首位

早在一百年前,阿德勒就曾經說過,如果一個女孩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性別,她的人生之路會非常難走。

于是便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少母親會把孩子當做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覺得沒有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孩子讓她們掌握了生死的力量。這正是沒有從內心接納自己,而是通過孩子來證明自己重要性的表現。


所以,女人在做任何事前,要首先考慮的是:“我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做選擇,往往能少走彎路。

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遇到煩惱,不如來這里聽一聽情感咨詢師對你的建議

    分割線

    不隨波逐流,做自己想做的事

    楊麗萍在回應這次評論事件的時候,提到了她之前曾經在采訪中說過的一句話:

    “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厚愛,有些是體驗,有些是旁觀。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么生長,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飄,甘露怎么凝結?!?/span>

    “做一個生命的旁觀者”,這個愿望或許并不會得到身邊大多數人的理解,但是,她依然做到了。


    事實上,我們的身邊總是充斥著各種聲音,無數人想要告訴我們“你們女人應該怎么活”。而大多數的女性,也被困在了這些條條框框中。

    但是,只要你愿意不要那么在意他人的眼光,你也可以活得像楊麗萍一樣瀟灑。

    如何擁有做自己想做的事的勇氣和能力?這些專輯或許可以幫到你:

      分割線

      提升情商,尊重他人的選擇

      在這次事件中,不少網友眼尖地指出:去指責一個女性不生孩子的,還是一個女性。這又不難讓人聯想到上個月母親節引發熱烈討論的PAPI醬事件:

      PAPI醬產子后發布了一條母子近況微博,明明是件好事,卻有網友陰陽怪氣道:“Papi醬生娃后變得好疲憊啊,但是孩子還是隨父姓……”


      一群女權主義者仿佛是被踩到了痛處,先是稱PAPI醬為“母驢”,后又是針對“女性冠姓權”發起群情激烈的呼吁......如此鬧劇,令人哭笑不得。

      其實,世界不止是一種色彩,尊重別人的選擇,也是拓寬了自己認知的邊界。

      怎樣提升情商,聽聽看這些專輯:

        分割線

        持續閱讀,拓展人生深度

        三毛說過:“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為過眼云煙,不復記憶,其實它們都是潛在的,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以顯露在生活和文學中?!?/span>


        所以說,喜歡閱讀的女性,靈魂是有香氣的。

        當然,讀書也需要根據時間場合進行變通。在通勤路上,擁擠的地鐵中,你也可以插上耳機,聽他們來為你好好講解一本書

          分割線

          最后,還是想說一句:

          人類如此努力地推動社會進步,就是為了包容更多元的文化,給盡可能多的人按自己意愿生活的機會。若所有人都要活成一個模樣,那是文明的倒退。

          活出最美好的自己,不染指他人的生活,這樣就很好了。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