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踐行大食物觀

2024-05-17 11:13:1204:15 44
所屬專輯:兩會特輯
聲音簡介

民以食為天,踐行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徑。其中,因地制宜,宜糧則糧、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是踐行大食物觀必須堅持的首要原則。

向森林要食物,依山而居開發“森林糧庫”。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和重要資源,是巨大的人類食物寶庫。目前,我國森林覆蓋率達24.02%,擁有8000多種木本植物,提供了豐富多元的森林食品。要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思路,發展經濟林和林下經濟,確?!斑m地適種、適地適養”,實現“綠富雙贏”。同時,探索發展林下種植、養殖及相關產品采集加工,延長木本糧油產業鏈,做優做強特色果品、林源飼料等產業,形成“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林下生產經營格局,建設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和經濟林生產基地,培育特色經濟林產業集群,將森林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傍水而棲打造“水上糧倉”。我國江河湖海宜漁水域面積廣闊,2023年,我國水產品總產量達7100萬噸,其中養殖產量占比達81.9%。要大力發展大水面漁業、深遠海養殖業和遠洋漁業,不斷開拓新的水產養殖空間;堅持“一水一策”,因地制宜建立養殖技術和模式,在科學防控前提下,開展江河湖庫的網箱養殖及深遠海集約化養殖;構建國家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通過培育優質水產品種、提升養殖技術等措施,合理調整水產養殖品種結構,增加高品質水產品供給。同時,打造良種良養良銷全產業鏈,建立完善“種業高地+基地+農戶”運行體制,強化水產品冷鏈物流建設,加快發展新型漁業經濟,全方位挖掘水生食物供給潛力。

向設施農業要食物,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智慧農場”。我國是設施農業大國,設施農業面積占全球80%以上。設施農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工程裝備技術與現代經營管理方式,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是滿足人們多元食物需求的重要載體。發展新質生產力,現代設施農業發展大有可為。要合理優化設施農業布局,加強設施裝備適用性研究,補齊機械化短板,推動設施農業提檔升級,拓寬農業生產空間領域。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推動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全產業鏈深度融合,利用數字化技術對接產銷信息,建設一批智慧農業園區、數字農場。

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建設現代化生物產業基地。當前,農業生產正向以動物、植物、微生物并重的“三元結構”新型農業轉型。隨著人均需求量和年需求量顯著增長,預計2050年食物蛋白需求增量為30%至50%,達2.65億噸左右。因此,要深刻把握食物結構變化趨勢,滿足人民需求,建設現代化生物產業基地。進一步發展生物材料、生物制造等新興產業,利用植物、微生物以及動物細胞培養高品質蛋白,從而取代依賴傳統養殖業的動物性蛋白來源。同時,充分發揮合成生物學等現代生物技術優勢,突破蛋白的生物制造關鍵技術,開發多元化植物基產品,構建可持續的高品質熱量、蛋白供給模式,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喵,沒有找到相關結果~
暫時沒有評論,下載喜馬拉雅與主播互動
猜你喜歡
大食話

「大食話」是一檔探索食品奧秘的欄目。來自食品行業不同年齡段、不同細分領域、不同細分職能的從業人員,一起聊聊“食品大白話”-食物的本質、安全和奧秘,以及有趣好玩...

by:月莞柔

釋迦摩尼佛因地于六道中修行菩提道的故事

當今大多數人,包括眾多佛教徒,對釋迦牟尼佛的理解僅僅停留在他曾是印度王子、后出家求道并最終證悟成佛的層次上。本專輯主要記述佛祖因地時,上以國王之軀、下憑畜生之身...

by:睿智憨憨

大食醫/中醫養生食療

中醫養生文化小說,食療鼻祖的家國情仇,聽小說,學中醫養生食療

by:張牙和舞爪

大食說說故事(小故事大主題)

此專輯,是以小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很多的人生道理,為中學生的作文寫作提供很多列證與素材,讓你的作文的立意與主題更深刻

by:大食_lC

佳蔓感恩踐行

佳蔓為了更好的讓家庭變得更加溫馨,讓親子關系更和諧,讓夫妻關系更恩愛,所以他積極開始行動去改變自己,并且用堅持做21天的感恩踐行記錄下來生活中每個家庭成員的優點...

by:曼迪聊線上運營

感恩踐行21天

特蕾莎修女說:所謂幸福,是有一顆感恩的心心懷感恩之人生活少有坎坷,心懷感恩之人不會滿是批判和抱怨之詞,心懷感恩之人很少自傷自憐、思想消極。如果你目前正遭遇諸般不...

by:13空妙笑迎41

聲音主播

1.4萬719.3萬

簡介:人民日報海外網是網上的人民日報海外版,是中國在海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媒體國際傳播平臺,第一時間向讀者提供中國熱點、國際時政,特別是涉華國際新聞事件的權威解讀。 主要受眾:海外華僑華人、海外中國留學生、我駐外使領館人員、海外中資企業員工以及海內外中文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