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余年》穿越的底色上是當代年輕人精神世界 |《走出唯一真理觀》

2024-05-15 18:00:0010:24 1.3萬
聲音簡介

原文 

時隔五年,在觀眾的不斷“催更”下,《慶余年2》在5月9日正式官宣定檔,將于5月16日起,在CCTV-8和騰訊視頻雙平臺首播。


今天我們就結合當代著名哲學家陳嘉映的《走出唯一真理觀》,來講一講《慶余年》成為神劇的真正原因。


《慶余年》的故事大致上講了一個叫范閑的現代青年,穿越到一個封建時代,在神秘高手的保護下茁壯成長,因對身世之謎的好奇,他離開家鄉,前赴京都之后,在去世老媽的光環下輕易擁有財富、權力、地位、以及各路大佬不求回報的呵護,甚至連一見鐘情的姑娘都正好是未婚妻。試問哪個年輕人能夠拒絕這種開了“金手指”的劇本。


我們如果把范閑的人生經歷放至現代,就可以這么解讀:范閑從小免除義務教育,自帶名師教學,生下來自帶前世記憶,不用上學,隨口背出唐詩宋詞不在話下,就連《紅樓都》可以憑記憶默出,由中科院化學研究所院士親傳醫術和毒術,由武當山武學大師親傳武術。成年后到京城還未求職,就有兩家五百強企業搶著簽他,范閑面臨的是財富和權勢的兩難選擇。


可是,如果這部劇僅僅只是范閑金手指全開,那么《慶余年》充其量只能算作爽劇。但慶余年并非只是一部爽劇,而是一部穿越玄幻為底色,真正講的卻是科幻以及對傳統的思辨與人生哲學。


先說說科幻的部分,在慶余年的設定中,慶國所處的歷史位置實際上是現代社會滅亡許多年后又建立起的古代王朝,是一種歷史循環。這與戰國時期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建立的,以五德轉移解釋歷史變化類似。甚至連主角范閑所掌握的“霸道真氣”,作者也給出了科幻的解釋:所謂的真氣實際上是核戰之后殘留的輻射。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世界實際上也可以理解成“廢土世界”的重新發展。


說個題外話,有一本書叫《中國哲學簡史》,書里就講到過科學和迷信的關系。書里說到,術數的本身是以迷信為基礎的,但是也往往是科學的起源。術數與科學有一個共同的愿望,就是以積極的態度解釋自然,通過征服自然使之為人類服務。術數在放棄了對于超自然力的信仰,并且試圖只用自然力解釋宇宙的時候,就變成科學。因此這部劇重新建立了這種超自然力的信仰,用一種較為科學的方式表明了它科幻題材的身份。


聽到這里,你應該也感受到了這部作品中哲學的意味。你會發現,其實《慶余年》這部劇中還充斥著宿命論,從《慶余年》這個名字就可以溯源。


《易經?坤》中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狈e善,就是積累善舉;余慶就是遺留的福澤。大白話來說就是,所謂善有善報,體現出古代已經形成的因果之說。是不是有點熟悉,對,這段話也是《紅樓夢》中巧姐的判詞:“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留余慶,留余慶,忽遇恩人?!薄都t樓夢》里王熙鳳幫助了困難中的劉姥姥,后來,女兒巧姐落難,劉姥姥拼力救回。正是王熙鳳的積善,后來,巧姐得到了余慶?,F在想想范閑的開掛難道沒有點“人生富貴窮通莫非命也”的意思嗎?


小說如此,影視劇亦是如此。慶余年的出品方在籌備之初就確立了主線,那就是“以一個文學青年的視角敘述古代故事,以當代價值觀燭照虛構的古代時空”,這種宿命感和悲劇來源于帶有現代意識的范閑,從獨善其身到挑戰全世界,對等級森嚴的社會發起反抗。范閑用現代人的靈魂,與古代社會,甚至是制度發生了激烈碰撞,來自價值觀的沖突無可避免。


一些情節懂得人都懂,其背后不只是渲染劇情。比如在劇中,二皇子為了吃凡俗的包子,就要把一條街上的人驅散;一個簡單的權謀布局,就要死傷無數無辜百姓;范閑好友滕梓荊為保護他,被殺手殺害,可是旁人卻以“不過是一個護衛”的輕蔑態度對待,如果按照正常的推進邏輯,范閑一定會隱忍下去,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是范閑卻不畏強敵,雖千萬人吾往矣。


在他初來京都時,宅內眾多下人與丫鬟供他驅使,浸潤了“生而平等、守護公道正義”觀念的范閑并不受用。他試圖普及每個人并無高低貴賤,卻被府中下人視作話中帶刺,不勝惶恐。這正是《慶余年》對人的關注,那就是“人格的自我實現”,首先從公平開始,雖然地位有高低,但人格卻平等。


當然,如果只是停留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那慶余年也難免成為一部套路式的作品。它真正的內核其實是在于,向內探尋人生的哲學,人生究竟應該怎樣度過? 這一點從主角范閑身上就能看到。


范閑并不是360°無死角的完美人物,他有非常明顯的成長痕跡。一開始,范閑并沒有像母親那樣絕對“理想主義”的包袱,他只追求個人意義層面上的自由。早期的范閑多次強調,要為自己而活,這幾乎變成了范閑人生的最大宗旨??墒呛糜央髑G慘死,他逐漸萌生出改變世事不公的看法。在接受了母親留下來的理想后,他終于完成了升華,擁有了一個現代青年改造生活的勇氣。


這也是《慶余年》吸引年輕人的地方。人的一生應當怎樣度過、個人價值又該如何實現,這是每個現代青年都會面臨的選擇。對當代青年來說,他們有生而為人的欲望與需求,卻也有沉淀在血液里的溫暖與豪情。就像作者貓膩說的,“如果我們把范閑身上的那些衣服撕了,赤裸裸的他,只不過是一個赤裸裸的你,以及赤裸裸的我”。


這讓我想到了另外一個故事。在西西弗神話中:諸神懲罰西西弗,命令他把一塊巖石不斷地推向山頂,可石頭卻因為自身重量和地心引力一次次滾落,這導致西西弗不得不重復推石上山這個動作。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像西西弗一樣,在如此折磨的境遇下依然抱有激情,所以加繆賦予了西西弗一個荒誕英雄的身份,對他的激情和苦難表示肯定和同情。如果今天的我們把推石上山看做一場心理搏斗,那么每一次西西弗都在戰勝自己,他的命運始終都屬于他自己。仔細對比,你會發現,范閑也是加繆筆下“堅持奮斗、對抗人生的荒謬”的那一類勇士,但我們都知道,覺醒的理想主義者注定是孤獨的。


除了理想主義的信念,作品中也不乏現實主義的觀念。舉個例子,范閑的弟弟范思轍表面上看似是個不折不扣的紈绔子弟,他的父親范建也恨鐵不成鋼,可是卻被范閑看出算術以及商業上的天賦。在范閑的指導下,他制定了慶國商業史上的第一份計劃書,從書堂選址、管理層的聘請、人脈的利用,到打擊盜版商等各個環節,都做出了詳盡的規劃。其中,涉及到很多營銷、管理的手段和玩法。當劇中幾乎所有人都在勾心斗角時,范思轍卻“不一樣”。他只專心做生意。也為他日后的商業帝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的文化屬于集體主義文化,這導致我們對“不一樣”特別敏感。就好像長大了人家都結婚生子,如果你沒跟上趟,就成為親戚們的“眾矢之的”。不一樣讓我們感到焦慮和緊張,甚至覺得是一種威脅。


最后,我引用哲學家陳嘉映在《走出唯一真理觀》中講的一句話:“你要深入自身之中,了解你真正相信的是什么。你實實在在相信一些什么,你為自己相信的東西做點兒什么。只要你愿意,不見得必被大勢裹挾?!?/span>


《慶余年》在廣大觀眾中獲得了最大公約數的共鳴,我們也確實需要《慶余年》這樣描摹一個青年對抗命運成長的作品。

今天的《熱點講書》就到這里,下期再見。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cocojobo

范思哲 fanjian?

精玉無華

你講的觀后感如此復雜深奧,鞏怕現在大多數年輕人只會看其表面刺激新奇,留下一夜黃梁并無其理解的深度?。?!

NS丨Hua

真氣運行法 核彈發射

聽友205391185

生活在這樣穿越的虛幻的世界觀的人,以后怕要廢了。

猜你喜歡
慶余年

我們不能回到過去重新開始,那就從現在開始努力做起,珍惜余下的美好時光。

by:三聲雪

慶余年2

張若昀同名影視劇原著、全免費、精彩內容等你來聽哦

by:喬尼娜樣兒

《慶余年》的秘密

歡迎收聽新專輯:《三體》細節探秘|劉慈欣著http://www.wqbo.cn/album/73042553“《慶余年》的秘密”這張專輯關注貓膩的小...

by:文倩同學

《慶余年》|解密

在貓膩的小說中,身世神秘的少年——范閑,自小跟隨奶奶生活在海邊小城澹州,隨著一位老師的突然造訪,他看似平靜的生活開始直面重重的危機與考驗。在神秘老師和一位蒙眼守...

by:幻夢海

慶余年第三季

《慶余年》第三季合集。

by:換色楓葉檐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