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天高皇帝遠(一)

2024-05-14 17:04:1110:49 2106
所屬專輯:風花雪月北上廣
聲音簡介
廣州,從來就是一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
無論中央政府是在長安、洛陽、開封、南京或者北京,廣州都是一個邊遠的、偏僻的、鞭長莫及和不太重要的邑鎮。如果按照周代“五服”的規格,它顯然只能屬于最遠的那一“服”——“荒服”(天荒地老之服)。長江湘水之阻,衡山南嶺之隔,足以讓達官顯貴、文人墨客視為畏途。李白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感嘆,然而從長安到成都,實在比到廣州近得多了。所以古人從未有過“粵道難”的說法,因為他們幾乎沒有到過廣州,也不大想到廣州。事實上,“蠻煙瘴雨”的嶺南,歷來就是流放罪犯的地方;而只要想想十八世紀清廷官方規定的標準行程,從北京到廣州驛站,竟要56天(加急為27天),則對于所謂“天高皇帝遠”,便會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想想看吧,將近一兩個月的“時間差”,多少事情做不下來?
廣州距離中央政權既然有這樣遠的路程,那么,中央政府即便想要多管廣州,在事實上也心有余而力不足,當然在大多數情況下,也就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同樣,習慣了中央政府這種態度的廣州人,當然也早就學會了“看一只眼不看另一只眼”,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自行其事,先斬后奏,甚至斬而不奏。
這種文化心理習慣在改革開放時期就表現為這樣一個“廣東經驗”:對于中央的政策,一定要用夠、用足、用好、用活。具體說來,就是只要沒有做的,都可以做,或理解為可以做。所以有人說,改革開放以來,由于提倡改革,允許實驗,允許失敗,中央對于許多地方許多省份,其實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廣東人看著的是那只“閉著的眼”,福建人看著的是那只“睜著的眼”,上海人琢磨下一回“哪只眼睜哪只眼閉”,北京人則在議論“應該睜哪只眼閉哪只眼”。結果廣東上去了,福建滯后了,上海在徘徊,北京則在不停地說話??磥?廣東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并非沒有文化上的原因。
廣州離“皇帝”很遠,離“外面的世界"卻很近。
廣州臨南海之濱,扼珠江之口,對于吸收外來文化有著天然的優勢。禪宗祖師菩提達摩,就是于南梁武帝大通元年在廣州登陸,來到東土的。實際上,華南地區的出??谠跁x時即已由徐聞、合浦一帶移至廣州。到了唐代,廣州便已以中國南海大港而著稱于世,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這時,廣州已設立“蕃坊”,城中外僑雜居,其所謂“蕃邦習俗”,對廣州文化的形成,不能說沒有影響??梢哉f,從那時起,廣州人對于“蕃鬼”,便有些“見慣不怪",習以為常了。
不過那時的中國,的的確確是“世界第一”的泱泱大國。中國的文化,遠比世界上許多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優越,尤其對于那時來華的“白蠻、赤蠻、大石、骨唐、昆侖"等國,就更是如此??傊?廣州人對外來文化的吸收,是以中國文化的優越感為“底氣"的。這也是廣州與上海的不同之處。廣州是在已有本土文化的前提下吸收外來文化,而上海則是在"一張白紙”的情況下開放和吸收。而且,到本世紀初,廣州與“外面世界"的聯系已大不如上海:廣州進出口的噸位數只有上海的I/4,租界大小則只有上海的1/147。所以,上海的“西化"雖在廣州之后,卻比廣州“徹底”和“地道”。上海除人力車夫一類“苦力”說“洋徑浜英語”外,一般來說只要肯學,英語說得都很好。廣州人卻喜歡把外來語言“本土化”,發明出諸如“打的”、“打波”之類“中外合資”的詞語,或諸如“佳士得”、“迷你”、“鐳射"之類中文色彩極濃的譯名。廣州給人的怪異感,有相當一部分是由這些話語的“不倫不類”引起的。
但這對于廣州人卻很正常。廣州人的“文化政策",歷來就是“立足本土,兼收并容,合理改造,為我所用”。比方說,他們也用漢字,卻堅持讀粵音。當年,如果不是雍正皇帝下了一道嚴厲的命令,他們是連“國語”都學不會的。盡管如此,他們還是發明了一大堆只有他們自己才認識的“漢字”。廣州人對待中原文化的態度尚且如此,遑論其他?
其實,這也是“天高皇帝遠"所使然。
所謂“天高皇帝遠”,顯然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中央政府不大管得了,二是中央政府不大靠得上。管不了,就可以自行其事;靠不上,就必須自力更生。所以,廣州人的自強精神和自主意識也就特別強。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廣州和嶺南人民正是靠著自己的篳路藍縷、艱苦創業,才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為自己闖開了一條生路,并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這種獨創精神幾乎已成為他們的“文化無意識”。任何人只要稍加注意,就不難發現,廣州的文化,從飲食服飾、建筑民居,到音樂美術、戲劇文學,都有自己的特色而與內地大相異趣。自唐以降,優秀的嶺南詩人,多能一空依傍,自立門戶;而近代崛起的“嶺南畫派”,更是銳意革新,獨樹一幟。嶺南畫派在繼承國畫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兼容西方攝影、透視等方法,終于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而廣東音樂則在運用民族樂器的基礎上大膽采用外來樂器,于是便以其寬廣豐富的音域和優美嘹亮的音韻深得人們喜愛,享譽海內外。
實際上,即便廣州普通民眾的生活,也相當隨意和注重個性。廣州菜肴、點心、粥面品種之多,堪稱中國之冠。除嶺南物產豐富、粵人注重飲食外,要求“吃出個性來”,也是原因之一。廣州人的穿著,更是五花八門?;蛑v面料,或講款式,或講名牌,或講新潮,但更多的還是自己覺得怎么好看就怎么穿,或怎么舒服就怎么穿,比如穿西裝不打領帶,穿皮鞋不穿襪子等(此為廣州與深圳之不同處)。相反,穿得過于一本正經,在廣州反倒會有怪異之感。一位廣州朋友告訴我,有一天,他們單位一個同事西裝革履地走進來,大家便開玩笑說:“你什么時候改賣保險了?”原來,在廣州,只有推銷員才會穿得一本正經,其他人都穿得隨隨便便。反正,在廣州,衣食住行均不妨個性化。不過有一點則似乎是共同的,那就是總和內地不一樣。內地人穿中山裝軍便服時,他們穿港式襯衫花衣服;內地人西裝領帶衣冠楚楚時,他們把西裝當茄克穿。內地人早上吃稀飯饅頭時,他們早上喝茶;內地人以“正宗粵菜生猛海鮮”為時尚時,他們卻對川菜湘菜東北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就使得外地人一進廣州,就覺得這地方吃也好,穿也好,都怪怪的。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美揚之聲

原文詳見“簡介”。

猜你喜歡
山高皇帝遠

我以為你在對我笑,最終你離開了我。----------...

by:DJ尤詠慈

雍正皇帝二

九王奪嫡,雍正險勝,紫禁城新桃換舊符。但樹欲靜而風未止,皇城內外,大江南北,仍殺機四伏。八爺黨死而未僵,取代之心,咄咄逼人;專間將軍年羹堯倨功自傲,擁軍干政;連...

by:鴻達以太

遠游天下

遠陽帶您足不出戶,用耳朵領略祖國風采!每晚8點更新!敬請期待!

by:遠陽志愿

明天要遠足

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去感受每一個故事、情景所呈現的不同事物帶給我們共鳴和啟發,讓孩子養成熱愛閱讀的好習慣!

by:lonelyheart_cy

明天要遠足

《花婆婆·方素珍·原創繪本館:明天要遠足》收錄了方素珍寫作兒童詩三十年的精華的最經典的童詩作品共三十二首,其中有獲“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童詩獎的《明天要遠足》...

by:鳥有翅

明末皇帝丨崇禎皇帝

崇禎十一年冬,清兵入侵,。在崇禎授意下,楊嗣昌、高起潛對力主抗清的盧象升事事掣肘,盧象升最后同數倍于己的清兵血戰巨鹿,壯烈殉國。同年秋,李自成在陜西潼關陷入明...

by:史君說歷史

365天遠離尼古丁

肺癌已成為人類第1殺手,從現在起我們呼吁所有人抵制尼古丁,健康生活從第1天開始。

by:木藍有聲

天龍之遠山孤峰

親,如果你喜歡武俠,喜歡金庸武俠,喜歡金庸武俠《天龍八部》,那么你有沒有想過這樣幾個問題呢?首先,蕭老太爺跳崖未死,既然查知了仇人,為什么不立即殺了報仇呢?嗯...

by:晴雨主播

皇帝陛下的天價寶貝

喜歡的小粉絲記得訂閱哦?

by:露娜_夕沉月_Ac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