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緩緩

2024-03-16 21:45:4906:55 67
聲音簡介
你有多久沒有細看天邊云卷云舒、靜心等待一場花開了?

快節奏的時代,人們像是被巨輪卷著向前,腳步越來越急,耐心越來越少,也越來越不愿停下來,感受身邊的美好。

約翰·列儂曾說:

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于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

慶幸的是,仍然有人,能堅持自己的節奏,不疾不徐,感受這個世界。

暢銷書《人生緩緩》的作者簡媛,就是一個愿意慢下來的人。

在她的筆下,一花一木總關情,一山一水皆是詩,人間處處洋溢著動人的生趣。

如果你被時代的浪潮裹挾,覺得當下疲憊不堪,不妨讀讀這本《人生緩緩》。

它會告訴你:慢下來,永遠是對生活最好的誠意。



在書里,簡媛提到這樣一件小事。

那天,她在大理旅游,天剛好落了雨,她看到一對老人相互攙扶,走出客棧。

爺爺對奶奶說:“路滑,腳踩實?!?br>
奶奶應道:“不怕,我牽著你的手?!?br>
平平淡淡的一個場景,卻讓人內心升起柔軟的感動。

他們一定是一起走過很多年,才會有這般心心相印的溫情與默契。

人世間,也是正因為有無數個這樣的瞬間,變得生動可愛。

在一家臨江的餐館,簡媛曾遇到一位賣豆花的大姐。

她每天早上四點,就起來磨豆腐、開漿。

如果因為太忙,起不了早,大姐寧愿當天不開張賺錢。

有天,簡媛想問大姐要一份豆花,被大姐婉拒了。

她一邊清洗做豆花的鋼鍋,一邊對簡媛說,吃的東西一定要弄干凈才行。

樸素的話語背后,是對顧客、對生活滿滿的誠意。


現代人總抱怨社會人情淡薄,但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只要愿意留心觀察,身邊多的是滿懷熱忱的普通人。

那個地鐵口賣鮮花的女人,會細心地給每種花寫上文字,說明它們的花語、用途、以及適合送給誰;

那個清掃街道的女人,會賣力地把硬紙板堆在垃圾車頂,因為每一捆,都是她生活的希望。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在世界的一角,構筑著自己的日常。

最治愈人的,也是這種平凡的人間氣息,它從市井巷陌緩緩托出,讓我們疲憊已久的心,開始舒展和跳動。

一如王爾德所說:

生活就是你的藝術,你把自己譜成樂曲,你的光陰就是十四行詩。



常言人生大事,不過吃喝二字。

對簡媛來說,也是如此。

在書里,她記錄下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美食。

西雙版納的鳳梨,長沙的米粉,玉溪的茶花雞……

不過,比起單純的吃,食物背后的故事,更讓人感動。

湘西南有道小吃“雪花丸子”,是簡媛父親的拿手菜,也是簡媛童年時的最愛。

記憶中,父親總會在除夕頭天傍晚,挑選出上好的五花肉,作為做丸子的原材料。

為了保證口感,父親總會剁到肉與肉之間產生黏性,再捏成丸子、裹上糯米,放到鍋上蒸。

蒸熟的雪花丸子,擁有飽滿的米香和肉香,兄妹三人經常吃得肚子溜圓,一臉滿足。

長大后,父親還會把雪花丸子在冰箱冷凍起來,方便兒女們返程后,帶回家吃。

后來父親過世,簡媛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做雪花丸子。

不是因為父親從未教她做,而是因為她覺得,這道菜是專屬于父親的,再做就是對父親的不敬。

直到有一天,簡媛的丈夫送女兒上學。

看到父女倆肩并肩走進電梯,簡媛突然像看到了小時候的父親和自己。

昔年的記憶噴涌而出,她突然想親自做一次雪花丸子。


她買來五花肉,學著父親的樣子,把肉細細剁成肉泥。

過程滿懷虔誠與期待,仿佛與父親的再一次相遇。

當熟悉的肉香和米香從鍋里升起,舊日的記憶,便和當下的溫暖連接起來。

那一刻,兩代人的親情,終于通過食物,有了傳遞。

生活中,人對美食的懷念,往往不僅關聯味覺,也關聯著回憶。

愛吃甜食的人,或許是留戀唇齒纏綿間,重溫起的綿綿情意;

喜歡吃辣的人,或許能夠在味蕾刺激時,追尋到一抹熱辣鄉情。

我們都是行色匆匆的趕路人,是舌尖上的記憶,讓我們一次次在羈旅路上,尋到了安頓之所。

當舌尖的味道與舊日重合,往事就會被喚醒,漂泊的靈魂,便有了皈依。人生如此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喵,沒有找到相關結果~
暫時沒有評論,下載喜馬拉雅與主播互動
猜你喜歡
人生緩緩/簡媛

作者簡媛:湖南新邵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四十屆高研班學員,長沙市作家協會副主席。10歲開始散文創作,2005年開始小說創作,著...

by:悅度書院

緩緩蒹葭

【內容簡介】蘸一串閑暇的筆墨,投喂給淺淡的時光。讓安靜給予心靈深處最虔誠的仰望?!咀髡吆喗椤磕?,原筆名蒲魯【主播簡介】欣悅

by:網易聽書

醇香木花緩緩開

這是一本現言,不是純愛

by:女主是仇人

緩緩的睡前美文專輯

閉上眼,把一天的好心情和壞心情都拋給黑夜,用心聆聽,帶你找尋內心深處的那份安寧。

by:愛好加持

簡短的聲音,緩緩的舒適

短短的文字,很多時候能帶給人一個有趣的空間。

by:諾軒塵

《粵劇大典》合集(緩緩更)

粵?。–antoneseOpera),又稱“廣東大戲”“戲棚官話”,漢族傳統戲曲之一,源自南戲。是主要流行于廣東全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澳...

by:元亨利貞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