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成立60年的美國工廠,向一座成立3年的中國工廠學習經驗

2023-05-02 07:07:2909:28 1.5萬
聲音簡介

三天前(11月4日),《大西洋月刊》發表了一篇《誰真正在中國駕馭特斯拉?》,其中寫到:

在華盛頓,許多人擔心中國正在尋求技術領先,馬斯克與中國人明顯的親密關系引起了警覺。中美已經成為赤裸裸的經濟競爭對手,尤其是在電動汽車這種高科技行業。

……美國大企業持續在中國投資、分享重要技術,實質上是在幫助和支持敵人,犧牲本國利益來賺錢。


洋洋灑灑數千言,不外乎老調重彈,挑動工商界的意識形態對立。從特斯拉在上海建廠至今,這種論調一直存在。


真正有趣的是,11月初同時發生了另一件事:

據彭博社報道,特斯拉計劃將上海工廠的大約200名工程師和生產人員,派往位于美國加州弗里蒙特的工廠,以提高美國工廠的產量。第一批人員將于本月出發,任務至少持續三個月。


弗里蒙特工廠建成于1962年,原屬通用汽車;1984年起,由通用汽車與豐田合資成立的新聯合汽車制造公司(NUMMI)運營;2010年,被特斯拉收購,成為特斯拉第一家整車工廠。


上海工廠于2019年1月開工建設,8月建成,10月投產,12月開始交付——震撼世界,被稱為“上海速度”。今年7月,工廠進行升級擴產,9月,特斯拉在中國交付了83135輛車,刷新月度紀錄。


目前在中國訂購一輛Model Y,等待時間為1—4周。而在美國訂購一輛Model Y,可能要到2023年3月才會交貨。


新能源車媒體Electrek如此評價:特斯拉試圖用中國工程師,在美國復制上海工廠的成功,“將部分人才帶到美國是一手好棋——即使只是很短一段時間”。


問題是,一座成立60年的工廠,為什么需要一座成立3年的工廠傳授經驗?


馬斯克曾經多次稱贊上海工廠的高效。在很多人看來,這種高效無非源于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低廉和無窮無盡的加班。


但這樣的成見無法解釋,為什么特斯拉要派200名上海員工去弗里蒙特——他們又不能在美國傳授工資水平和加班經驗。


實際上,派去的主力是自動化和控制工程師,而此前上海工廠升級擴產時,監督機械維護和改進的正是這群人。


讓我們來講講,美國人嘗試復制的,究竟是什么中國經驗。


曾與馬斯克同屬“Paypal黑幫”的彼得·蒂爾,寫過一本《從0到1》,其中提到:

進步可以呈兩種形式。第一,水平進步,意思是照搬已取得成就的經驗——直接從1跨越到n。第二,垂直進步,意思是要探索新的道路——從0到1的進步。


如果你根據一臺打字機造出了100臺打字機,那就是水平進步。而你有一臺打字機,又造出了一臺文字處理器,那你就取得了垂直進步。

他認為中國擅長從1到n,將成熟產品大量復制,而硅谷擅長從0到1,發明創造。這一觀點影響深遠,在中國也有很多信奉者。


但在今年上半年的一場《吳聊·夜話》中,科技投資人王煜全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

王煜全老師指出,“從0到1”容易讓大家產生特別大的誤會,以為從1到100萬是不要錢的。這是錯的,從1到100萬非常昂貴,而且對科技創新的成敗舉足輕重——從0到1很關鍵,但沒有從1到100萬,那個從0到1是會死的。


他解釋說:“雖然美國是世界科技前沿的領導者,但是他們把科技前沿落地的時候做得比中國人差多了。我們見過很多這樣的例子,美國的企業,最后規模量產,基本都要往中國跑,珠三角長三角?!?/span>


“從1到100萬不只是來料加工、OEM代工那么簡單。因為從0到1和從1到100萬之間有一個鴻溝,這個東西只有中國人會,叫做量產化改造。不是說做出一個原型就能量產100萬個,沒那么簡單?!?/span>


我們來講一個實際案例。


談到液晶(LCD)面板,你能想到哪些重要廠商?中國大陸的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中國臺灣的友達、群創;韓國的LG(三星退出液晶面板業務);日本的夏普。


沒有美國廠商。


液晶顯示器的發明者,是美國無線廣播公司(RCA)。而美國西屋電氣公司,創造了第一臺有源矩陣顯示器。


在《美國創新簡史》一書中,作者——兩位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忿忿說道: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到21世紀第一個十年中期,這個行業的規模增長了10倍。目前全球銷售額為1140億美元。

沒有一家美國公司從這個行業中獲利。也沒有美國工人在該產業工作。然而,美國研究人員不只一次,而是兩次發明該技術,催生了這個行業。


問題是,為什么美國人會放棄這些發明?


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么把原型機搬出實驗室,開發制造工藝,大批量產,實現規模制造并盈利。


當時,美國無線廣播公司的陰極射線管(CRT)電視,技術成熟且利潤豐厚,他們看不到LCD的商業前景。


1972年,夏普以300萬美元的價格從RCA手中買下專利。日本人并沒有直接把液晶顯示用在電視上,而是應用于袖珍計算器、手表這些小屏幕。量產,盈利,再用賺到的錢改進技術。


從1.2英寸、3英寸,到9英寸、14英寸;從黑白,到單色,再到彩色;水磨工夫,持續數年,一步步打通了商業化的道路。


后來韓國、中國臺灣、中國大陸接棒走下去,終于將這個行業發揚光大。


但在美國人的視角里,只有他們從0到1,中日韓坐享其成。


2017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曾以高達30億美元的租稅減免,招攬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建設10.5代線的液晶面板工廠。這座被他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工廠,至今仍未建成——《華爾街日報》表示已經泡湯。


他們看不上從1到n,又做不到從1到n。


2018年以來,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論壇”)與麥肯錫在全球評選出了114家“燈塔工廠”,稱其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生產背景下為數不多的指路明燈般的工廠”。


其中42家位于中國,占比超過1/3。


最好的工廠在中國。


當美國人嘗試復制中國制造的經驗時,我們是不是也該開展內部復制?


今年,吳老師發起了《走進標桿工廠2022》系列項目,就是希望帶大家看一看,最激進的智能制造試驗場是什么樣,疫情下仍然努力干活的人在做什么。


吳老師說:“這些工廠在其他國家,哪怕是美國、德國或日本,都未必看得到?!辈⒎翘撗?。


第一站顧家家居,我們看到了投資10億元打造的全自動柔性化生產線。


第二站萬向集團,我們看到了魯冠球老先生以4000元投身創業,如今營收超千億的商業帝國。


第三站三一重工,我們走進的18號廠房,在今年10月入選新一期“燈塔工廠”名單。


第四站慕思,我們進入國內床墊市占率第一的企業,以及他們的CNAS國家實驗室。


第五站華潤江中,我們走過年產70億片的亞洲最大片劑生產線,見識了“大單品戰略”背后的智能制造支持。


第六站格力,我們被董明珠女士鼓舞,也理解了格力沿著產業鏈一路向上,研發投入不設上限,掌握核心科技的意義。


即將到訪的海爾,也向我們開放了兩家燈塔工廠——中央空調互聯工廠和冰箱互聯工廠。


疫情期間,參訪工廠是千難萬難的,沒有哪家企業希望出現差池,影響生產——這也讓每次走進標桿工廠的機會格外寶貴。


在格力,最初800人報名,最終只有400人如愿成行。在江中藥谷,有學員說:“來南昌的機票被取消了三次,但幸虧我還是來了?!?/span>


我們收到最多的反饋是:多辦幾場。


這也是我們的希望,觸摸實體經濟的“基本盤”,傳遞經驗,重拾信心。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陳瑋一墨

好!

思桐buggy

挺好的內容 被ai語音毀了

18557090gmy

都很重要,到了1,后面是快慢的問題,停在0,是有無的問題

猜你喜歡
美國獨立宣言

《獨立宣言》是美國歷史上的經典文件,不僅對當時的美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而且也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馬克思稱它是“第一個人權宣言”。我們誦讀這些影響人類歷史發展的...

by:風語儒心

當成語遇到科學

當成語遇到科學,這本書會告訴你成語背后的科學知識。

by:神探邁克狐與啾薩

美國-圣保羅獨立公園

票價詳情暫無適宜四季皆宜電話暫無簡介您好,游客朋友,來到圣保羅啊,一定要來圣保羅獨立公園看看,因為在這里,您能夠了解到巴西的歷史。1822年9月7...

by:戀景旅行APP

美國的故事3:獨立之戰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訂閱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內容簡介】從1776年到1783年,從潰不成軍到完敗英軍,英王“無敵海軍”大兵壓境,華盛頓和他的大陸...

by:陽光博客電子書

革命之夏:美國獨立的起源

本書是對美國歷史中一個高潮時刻獨具匠心的講述,作者是獲得過普利策獎的美國歷史學家約瑟夫?J.埃利斯。1776年的夏天見證了美國建國故事中影響最為深遠的一系列事...

by:啟辰說過要聽話

美國私立小學財商啟蒙課

Catherine劉暢,美國國家性質教育咨詢非營利組織CPM執行董事長、亞裔美國家長協會(AAPA)董事、硅谷資深教育專家親自主講。什么是財商教育?是目前美國成...

by:少年說書

革命之夏:美國獨立的起源

本書是對美國歷史中一個高潮時刻獨具匠心的講述,作者是獲得過普利策獎的美國歷史學家約瑟夫·J.埃利斯。1776年的夏天見證了美國建國故事中影響最為深遠的一系...

by:聽雨軒_2020

《美國獨立戰爭回憶錄》

本書是托馬斯.杰斐遜,在美國獨立戰爭后的回憶錄,以第一人稱敘述了他在戰爭時期的經歷,以及他生活的那個史詩般的年代。同時也介紹了一些鮮為人知的趣聞軼事,使該書既深...

by:小八扇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