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魯孫《飄在餐桌上的花香》

2023-07-14 11:46:5316:25 1.9萬
所屬專輯:名家消閑散文
聲音簡介

    中國人不但味覺高,而且也是一個能吃、愛吃又會吃的民族。無論是天上飛的、山上跑的、水里游的、草里蹦的都可以入饌。除了這些山珍海味外,甚至有些花卉經過廚師妙手,照樣可以上桌。
    先祖慈在世時,每年壽誕必請同和堂飯莊來家會菜。舍下前庭有一株古榆樹,同和堂庖人劉四,人非常的風趣,有一年,他忽然豪興大發,采了些碧綠小榆錢兒(榆樹的果實像錢,所以叫做“榆錢兒”。)揉到已發酵的濕面粉里,加添脂油丁、松子、冰糖揉勻搟勻切片,一層層地疊起來,撒上紅絲,上鍋蒸熟,再切成菱形。論顏色是柔紅映碧,入口之后,味清而雋,不黏而松,比起南方的松糕,更來得可口??上н@家飯莊不久歇業,劉四也不知去了何處。雖然家人如法炮制,但不是太油,就是太干,前幾天跟幾位吃過劉四做的榆錢兒糕的老朋友談起來,大家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夏天時的丁香藤蘿,引得狂蜂醉蝶回舞,餑餑鋪門口貼起“新添鮮藤蘿餅上市”的紅紙條。餑餑鋪藤蘿餅的做法跟翻毛月餅差不多,不過是把棗泥豆沙換成藤蘿花,吃的時候帶點淡淡的花香。因為藤蘿花在北平不是普通的花卉,得來不易,所以特別珍惜,不肯大量使用。
    我住在北平粉子胡同東跨院,小屋三楹,東西各有一株壽逾百齡的老藤,虬蟠糾錯,在巨型的豎架支撐之下,藤各依附刻峭崔嵬的太湖石上,靈秀會結。據說丁香紫藤,樹齡愈老的愈早開花,所以別的地方花未含苞,而這兩株老藤,早已花開滿枝了。藤蘿架下設有石桌石凳,據說當年盛伯希祭酒最喜歡于花開時節在花下跟人斗棋賭酒,更給這小屋取名“雙藤老屋”。而舍下所做藤蘿餅,經過名家品嘗,一致贊好,也就成了一時名點。
    藤蘿花要在似開未開時,摘去蕊絡,僅留花瓣,用水洗凈,中筋面粉發好搟成圓形薄片,抹一層花生油,把小脂油丁、白糖、松子、花瓣拌勻,鋪一層藤蘿花餡兒,加一層面皮疊起來蒸。蒸熟切塊來吃,花有柔香,襲人欲醉??上砼_灣二三十年,始終沒有看過紫玉垂垂整串的藤蘿花。


    北平西郊三貝子花園,是樂善園舊址。園里的鬯春堂四周疊石成山,環植槐、柳、桃、杏。當前有一座花圃,用石欄環繞,種滿了玉簪花,葉綠如油,花潔勝雪。
    豳風堂酒館主人鄭曼云,在前外第一樓經營玉樓春,生意發達。有一年春末夏初,我有幾位上海朋友到北平觀光,想看看當年慈禧太后臨時夏宮,在豳風堂品茗休息,碰巧遇到鄭曼云,堅留晚飯,并且說今天有分株摘下來的玉簪花,打算炸點玉簪花給我們下酒,也讓南方朋友嘗嘗北平的稀罕物兒。敢情鬯春堂前的玉簪花,是當年載濤貝勒從山東菏澤移植過來的名種,栽植堂前供老佛爺聞香觀賞的。這種花每過兩年分株一次,碰巧分株摘下了不少玉簪花棒,所以一定留我們嘗嘗鮮。
他把玉簪花剖開洗凈去蕊,面粉稀釋攪入去皮碎核桃仁,玉簪花在面漿里一蘸,放進油鍋里炸成金黃色,另外把豆腐渣用大火滾油翻炒,呈松狀加入火腿屑起鍋,跟炸好的玉簪花同吃。這道菜不能加鹽,完全利用火腿屑的鮮咸,才能襯托出玉簪花新芽的香柔味永。自從品嘗過這次珍味之后,看到河北江南甚至珠江流域都培植有玉簪花,可是僅僅在雕欄籬落的花叢里任憑散逸清香,卻不忍心摘花掐蕊……
    北平西直門外溫泉村陽臺山有一座寺院叫大覺寺,據說是遼金時代一座古剎,原本是一座小廟叫靈泉,明朝宣德皇帝愛它山勢盤環,水流縈回,是個禮佛圣境,于是重加修葺,賜額大覺寺,并頒《大藏經》一部,永充供養。到了乾隆時代,又在后山建造一座舍利塔,后面就是西郊著名的龍潭,高寒涌翠,清可鑒人。殿左有一白果樹,一望而知是幾百年前的遺物。南院靜室階前右兩株玉蘭花樹,擢穎挺秀,蔭覆全院,初夏花榮燦爛奪目,比起無錫的香雪海更加出奇茂勃。住持一心是一位能詩、能畫、善弈,又有海量的有趣人物,每年4月金頂妙峰山廟會之前,總要把平津兩地知名之士,請到大覺寺來欣賞盛開的玉蘭,并在花前吟詩、作畫、拍照留念,一心還親自入廚動手炸玉蘭花。名饌上桌,一大盤鵝黃裹玉,微泛柔香,又酥又脆,讓大家一快朵顧。北洋政府安福系要人李贊侯(思浩)跟一心是好朋友,每年寺里都把玉蘭花曬干收藏,送給李總長。當年李贊侯在安福俱樂部春卮雅敘,酥炸玉蘭片,還是一道名菜呢!


    宋明軒主持“冀察政務委員會”時期,日本人雖然時時刻刻找碴兒挑釁,但是飯館的生意卻頗興隆。東興樓含有“旭日東升”好口彩,所以日本人對于東興樓頗有好感,請客十之八九是在東興樓?!凹讲煺瘯币约八鶎俑鳈C關,因為泰豐樓有樂陵人的股份,宋明軒為了照顧小同鄉,總是光顧泰豐樓。東興樓有個外號叫“二掌座”的廚師劉喜兒,原本是李蓮英家廚房里的小幫手,清廷遜位后,李蓮英退休出官,家里用不了那許多下人,于是把喜兒介紹到東興樓來了。李蓮英是東興樓的大股東,礙于情面,只好把他安置到灶上。偏偏這位喜兒又好自吹自擂,好像他是御膳房出身似的,大家看在眼里,誰也不愿意跟他計較,給他起了個外號叫他二掌座的,也不過諷刺他像個二掌柜的而已。有一天日本一位名人在東興樓宴客,劉喜兒做了一道清湯汆竹蓀加鮮茉莉花,那位名人品嘗之后贊不絕口,并且大肆渲染一番,想不到劉喜兒就此變名廚,大紅大紫起來。聲望一高,架子也端起來了,天天吵著漲工錢,后來主事的實在不勝其煩把他辭退,于是他轉到泰豐樓來,碰巧宋明軒吃了他的茉莉竹蓀湯,也是贊賞有加,這道菜變成當時的一道名菜,平津兩地的山東館,酒席上再也少不了這道湯菜。記得“政委會”的軍需處長劉金鏞在長樁寺給他去世的老娘做百齡冥壽時,筵開一百多桌,湯菜就用茉莉竹蘇,因為桌數太多出菜快慢不一,茉莉花被熱氣熏得過火,味道大失,從此席面上也很少見到這道湯菜啦。


    臺灣一入冬季,天雖然不冷,可是各式各樣的火鍋卻陸續應市了。除了全省盛行的什錦火鍋以外,老北平的羊肉涮鍋、東北的白肉血腸火鍋、江浙的糟味火鍋、四川的毛肚火鍋、潮汕的沙茶火鍋,甚至韓國的石頭火鍋、日本的壽喜燒火鍋,應有盡有,獨獨想一樣道地的菊花火鍋,可就不太容易了。北平的山東館一到重陽,都準備菊花鍋應市,據說前清有位河督駐節濟寧督工,在一位鄉紳家看到幾盆所謂“銀盤落月”名種菊花,玉髓絕塵,在那里呈芳吐艷。這位河督大人忽發奇想,如果把菊花入饌,一定別具風味。主人立刻遣人摘了幾朵正在怒放的白菊花,交給廚下去蕊留瓣,做了一只菊花鍋子上桌,大家品味之下,果然清逸飄香。座上有位老夫子,頗諳藥性,他說秋菊只有白色者平肝舒郁,而那些嫣紅姹紫只適合觀賞,尤其花蕊花粉令人作咋,更應忌避。所以后來菊花鍋只用白菊,其他雜色菊花,全都摘而不用。


    北平各飯館的菊花鍋,以報子街同和堂最有名,據說這家的主廚,曾當過官差,柜上每年都準備白菊花,以供采擷。同時菊花鍋子的清湯,一定要吊得清醇澄郁,并且禁用豬肝蝦仁一類配料,以免把湯弄濁。魚片、腰片、魷魚、山雞等等,都足切得薄而如紙,一燙就熟,才能鮮嫩可口,同和堂的灶上頗知個中三昧,所以冠絕一時。
    抗戰之前有一年春天,知友李竺孫治事之余,忽然游興大發,約了我同另外兩位友好,從上海到無錫的黿頭渚。逛完蠡園大家都有點餓了,園外有一家小茶館,可惜只供茗飲,不賣小吃。友人周滌垠少年好弄,聞得灶上氤氳環繞,不時吹來一股形容不來的馨香,后來打聽出蒸籠里是玫瑰香蒸餃,是他們家人吃的下午點心。我曾經吃過北平餑餑鋪的酥皮玫瑰餅,雖有花香,但嫌甜膩。經周兄情商請他轉讓一籠,主人家看我們都是上海來客,居然慨贈一籠。餃子大不逾寸,澄粉晶瑩,隱透軟紅,沁人心脾。原來他們把隔年干紫的玫瑰花瓣,跟核桃碎末、蜂蜜拌勻,做成餡兒包的,比之鮮玫瑰花的,更顯得文靜澠潤高出一籌。同時頗為奇怪,村野農家,何以會做這些精細甜點自己享用,敢情茶館主人的慈親系出名門,這些甜點是他們用來娛親奉母的。我們打算厚給茶資,他們又不肯收,滌垠兄腕上常著四川名產嵌金絳烏風藤手鐲,算是送給老人家活筋養血之用的,他們才欣然笑納。后來雖然吃過不少玫瑰餡兒的甜食,比起這次吃的玫瑰香的蒸餃,總覺遜色多了。


    近年來有人把金盞花、康乃馨、郁金香的花瓣切成碎片,放在飲料或點心里,倒也色鮮味美。不久前在朋友家小酌,他們把紫羅蘭花片抹在有乳酪的沙拉上,暗香送馥,不但別具一格,更有誘人食欲的魅力呢!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茉莉_8i

拿腔拿調的

云淡風輕蝶戀花

聽得也想吃了^ω^

小十三嘻

真的好,講的太好了,很喜歡

音頻列表
猜你喜歡
唐魯孫談吃

饞人談饞,美食文章中的名家名篇!吃貨們千萬不要錯過

by:澄淼森

唐魯孫談吃

本名葆森,字魯孫。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為滿族鑲紅旗后裔,珍妃、瑾妃的侄孫。被譽為“中華談吃第一人”

by:一小瞥

唐魯孫-什錦拼盤

《什錦拼盤》內容包羅萬象,談尚方寶劍與王命旗牌、談吃、談名片、談風箏、談黃歷、談人參……文中作者還對數度造訪的泰京“曼谷”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均有詳細的描述。講吃...

by:枕邊文史館

唐魯孫美食系列 籟皮猴演播

中國吃,天下味,精彩怎能錯過?在這里,我們可以一同回味民國往事,在這里,我們可以一道感受文化魅力,在這里,我們可以一起暢想北平記憶,在這里,我們更可以相約“云上...

by:籟皮猴

餐桌上的良藥

餐桌上的這些食物,也是良藥!

by:更換失敗

中華飲食集大成|唐魯孫作品集

唐魯孫(1908-1985),滿族,他塔拉氏,本名葆森,字魯孫。鑲紅旗人,珍妃、瑾妃的堂侄孫。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臺灣,1985年病逝。出...

by:EvenandEven

餐桌上的中草藥

歡迎來到《餐桌上的中草藥》,這是一檔關于藥食同源的對談節目,每期會選擇一個既好吃,又可以日常養生的中藥材,將它從土里生長出來再到餐桌上這一生的故事,講給你聽。

by:來自正安的靠譜養生

餐桌上的世界史

每天陪伴我們的食物和料理,你知道它們背后有多少故事嗎?你知道像土豆、鹽、砂糖等等這些生活里微不足道的食材都曾極大地影響過人類的歷史進程嗎?日本知名學者和暢銷書作...

by:徐步慢慢

餐桌上的世界史

“芝麻開門”為何是阿里巴巴進入藏寶洞的通關語?埃及法老外出旅行時為何要帶數萬個面包?在歐洲中世紀,香菜為何以催情劑而出名?馬鈴薯為何會在17世紀的歐洲多次引發戰...

by:哪六字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