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別想說服我

2021-09-01 09:55:5515:10 4萬
聲音簡介

更新提醒:每天早7:00更新2期。


課程原文:

這是第一章反常識思維的第二篇文章,標題叫做“別想說服我”?;艚鸬摹稌r間簡史》和《大設計》這兩本書,都有一個被所有人忽視了的第二作者,列納德·蒙洛迪諾。這兩本書能夠暢銷,霍金本人的貢獻也許僅僅是他的名氣,因為公眾其實并不真的喜歡科學知識——哪怕是霍金的知識;而霍金也深知“每一個數學公式都能讓這本書的銷量減少一半”。


如果真有讀者能在這兩本“霍金的書”中獲得閱讀上的樂趣,很可能要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歸功于蒙洛迪諾。從他獨立完成的《潛意識:控制你行為的秘密》這本書來看,蒙洛迪諾是個非常會寫書的人。他完全了解讀者想看什么。在書中蒙洛迪諾講了個很有意思的故事。說有一個白人天主教徒來到天堂門口想要進去,他跟守門人列舉了自己的種種善行,但守門人說:“可以,不過你還必須能夠正確拼寫一個單詞才能進?!薄澳膫€單詞?”“上帝?!薄癎OD.”“你進去吧?!币粋€猶太人來到天堂門口,他同樣被要求正確拼寫一個單詞才能進。守門人考他的單詞仍然是“上帝”。


這個單詞非常簡單,所以他同樣拼寫正確,于是也進去了。故事最后,一個黑人來到天堂門口,他面臨著同樣的規則。但是守門人讓他拼寫的單詞是,“捷克斯洛伐克”。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像我們這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接收信息都有一個門檻,低于這個門檻的我們根本不看。萬維鋼說自己的門檻是相當高的,誰向他說明一個科學事實,他一般都要求對方拿出學術論文。比如他對中醫和轉基因這兩個問題非常感興趣。然而論文也有好有壞,所以他也有自己的判斷標準。


如果這篇論文是說中醫有效的,在他心中就要求對方拼寫“上帝”。如果這篇論文是說轉基因無害的,就要求拼寫“捷克斯洛伐克”。你不用笑話他,我們每個人也有同樣的毛病。蒙洛迪諾說,人做判斷的時候有兩種機制:一種是“科學家機制”,先有證據再下結論;一種是“律師機制”,先有結論再去找證據。世界上科學家是很少的,你覺得絕大多數人采取的是什么機制思考呢?每個人都愛看能印證自己已有觀念的東西。那些不符合自己觀念的東西呢?我們不但不愛看,而且還會將其直接忽略掉。有人拿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生做了個實驗。


研究者根據某個容易引起對立觀點的議題,比如是否應該禁槍,偽造了兩篇學術報告,受試者只能隨機地看到其中一篇。這兩篇報告的研究方法乃至寫法都完全一樣,只有數據對調,結果分別對一種觀點有利。受試者們被要求評價其所看到的這篇報告是否在科學上足夠嚴謹。結果,如果受試者看到的報告符合他原本就支持的觀點,那么他就會對這篇報告的研究方法給予很高的評價;如果是他反對的觀點,那么他就會給這篇報告挑毛病。


當初方舟子大戰韓寒,雙方陣營都使用各種技術手段尋找證據,寫了各種“論文”,來證明韓寒的確有代筆或者的確沒有代筆。有人會說本陣營的論文不夠嚴謹的嗎?他們都認為對方的論文才是胡扯。其實,如果我反對一個結論,那么當我看一篇支持這個結論的論文時,就會不自覺地用更高的標準去看,就會認為這個論文不行;而在我對立面的你呢?因為支持這個觀點,則會認為這個論文很好 —— 如此一來,我不就認為你是弱智了嗎?于是兩個對立陣營都會認為對方是弱智。


認為別人是弱智和被別人認為是弱智,其實也沒那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媒體也參與到觀念的戰爭之中。如果人已經被各種觀念分成了陣營,那么媒體就不應該追求什么“客觀中立”,因為沒有人愛看客觀中立的東西!媒體應該怎么做呢?我們借鑒美國收視率最高的新聞臺??怂剐侣劦某晒γ孛?。兩天:第一,有線頻道這么多,你不可能,也沒必要取悅所有觀眾。你只要迎合一個特定觀眾群體就可以了。第二,要提供有強烈主觀觀點的新聞。給觀眾想要的東西,比給觀眾事實更能賺錢。觀眾想要什么呢?娛樂和確認。


觀眾需要你的新聞能用娛樂的方式確認他們已有的觀念。??怂剐侣勁_選擇的觀眾群體,是美國的保守派。每當美國發生槍擊事件,不管有多少媒體呼吁禁槍,??怂剐侣勔欢◤娬{擁槍權。美國對外軍事行動,??怂剐侣勔欢ǔ謴娪驳闹С謶B度,如果有誰敢提出質疑,他就會被說成不愛國。我們可以想象,知識分子一定不喜歡??怂剐侣?。的確,沒有哪個大學教授宣稱自己愛看這個臺。當年萬維鋼參加畢業典禮的時候,物理系請來的嘉賓演講都說:物理學有什么用呢,至少能讓你學會判斷??怂剐侣務f的都是什么玩意兒。


可是如果你認為??怂剐侣勥@么做是為了宣傳某種意識形態,你就錯了。他們唯一的目的是賺錢。比方說新聞標題黨這一類的事情,從技術角度說并不是網站編輯的選擇,而是讀者自己的選擇。很多新聞網站,使用一個叫作多變量測試的技術:在一篇文章剛貼出來的時候,讀者打開網站看到的是隨機顯示的這篇文章的兩個不同標題之一,網站會在五分鐘內判斷哪個標題獲得的點擊率更高,然后就統一使用這個標題。事實證明在讀者的選擇下,最后勝出的標題都是聳人聽聞型的。


因為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在北京奧運傳遞火炬期間對中國的歪曲報道,很多人認為CNN是個有政治色彩的媒體,其實CNN算是相當中立的——這也是它的收視率現在節節敗退的原因。喬布斯于1996年接受《連線》采訪時,對這個現象有一個非常好的評價:當你年輕的時候,你看著電視就會想,這里面一定有陰謀。電視臺想把我們變傻??墒堑饶汩L大一點,你發現不是這么回事兒。電視臺的業務就是人們想要什么它們就給什么。這個想法更令人沮喪。


陰謀論還算樂觀的!至少我們還有個壞人可以打,我們還可以革命!而現實是電視臺只不過給了我們想要的東西。美國人玩的這一套,中國也有人早就玩明白了。今天,我們的媒體和網絡上有各種觀點鮮明的文章和報道,它們或者罵得特別犀利或者捧得特別動人,觀眾看得暢快淋漓,十分過癮。但是這些文章提出什么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了嗎?說過什么能夠修正我們現有思想的新信息了嗎?它們只是在迎合和肯定人們已有的觀念而已,因為它們的生產者知道他們不需要取悅所有人。


他們只要能讓自己的粉絲高興就已經足夠獲利的了。人們只愿意聽那些能印證自己觀念的消息。這個毛病叫作“確認偏誤”。如果你已經開始相信一個東西了,那么你就會主動尋找能夠增強這種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顧事實。一旦你有了某種偏見,你就無法改變主意了。一個實驗發現,對于那些已經強烈支持共和黨或民主黨的學生來說,如果你給他們關于自己支持的黨的負面新聞,磁共振成像會顯示這些人的大腦中負責邏輯推理的區域關閉了,而負責感情的區域卻被激活了!換句話說,他會變得不講理只講情,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受到了威脅。


在確認偏誤的作用下,任何新證據都有可能被忽略,甚至被對立的雙方都用來加強自己的觀念。還有個更有意思的實驗。實驗者給每個受試學生發一套性格測試題讓他們做,然后說根據每個人的答案,給出了一份“性格概況”,在讓學生評價這個概況描寫得準不準確。結果,學生們紛紛表示這個概況說的就是自己。而事實是所有人拿到的“性格概況”都是完全一樣的,人們更愿意看到說的跟自己一樣的地方,并忽略不一樣的地方??赡苡腥艘詾橹挥形幕潭缺容^低的人才會陷入確認偏誤,文化程度越高就越能客觀判斷,事實并非如此。


在某些問題上,甚至是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群,思想越容易兩極分化。一個有意思的議題是全球變暖。過去十幾年來,媒體上充斥著各種關于全球變暖的科學報道和專家評論,這些報道可以大致分成兩派:一派認為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是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如果不采取激烈手段限制生產,未來的氣候就會不堪設想;另一派則認為氣候變化是個復雜問題,現有的模型并不可靠,二氧化碳沒那么可怕。如果你對這個問題不感興趣,你根本就不會被這些爭論所影響。而對全球變暖的觀點分歧最大的人群,恰恰是那些對這方面有很多了解的人。


如果你想看看這個爭論激烈到什么程度,可以去看《經濟學人》一篇報道的讀者評論。這篇文章說,盡管過去幾年,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繼續增加,可是地球平均溫度卻并沒有升高,且遠低于科學模型的預測。文章下面的評論水平都很高,評論者們擺事實、講道理,列舉各種論文鏈接和數據,然而其觀點仍然鮮明地分成了兩派。就連這篇文章本身寫得夠不夠合理,都有巨大的爭議。觀念的兩極分化并不僅限于政治,人們可以因為很多事情進入不同陣營,而且一旦做出選擇就會為自己的陣營而戰。


你的手機是蘋果的還是安卓的?這兩個陣營的人不但互相鄙視,而且有時候能上升到認為對方是邪惡勢力的程度。人們對品牌的忠誠似乎跟政治意識形態沒什么區別。我們看蘋果新產品發布會,再看看美國大選前兩黨的集會,會發現兩者極為相似,全都伴隨著狂熱粉絲的關注和激動專家的評論。也許因為手機已經買了或者政治態度已經表過了,人們為了付出的沉沒成本而不得不死命擁護自己的派別,也許是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也許是為了尋找一種歸屬感。但不管是什么,這種陣營劃分肯定不是個人科學推理的結果。


有科學觀點認為,如果是兩個理性而真誠的真理追求者爭論問題,爭論的結果必然是這兩人達成一致。那么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真理追求者呢?也有科學甚至認為人的邏輯推理能力本來就不是用來追求真理的,而是用來說服別人的。也就是說我們天生就都是律師思維,我們的大腦本來就是個爭論設備。這也許是因為進化總是獎勵那些能說服別人的人,而不是那些能發現真理的人?;ヂ摼W很可能加劇了觀念陣營的劃分。在網上,你連換臺都不用,搜索引擎會自動根據你的喜好為你提供信息。


我相信氣候學家對全球變暖的預測言過其實,我認為絕不可以廢除死刑,我使用蘋果手機,我還要求豆漿必須是甜的、豆腐腦必須是咸的——在這些原則問題上我從來不跟人開玩笑。如果微博上有人發出違背我理念的言論怎么辦?我會果斷地取消對他的關注。我們完全有權這么做,可是如果人人都只接收符合自己觀點的信息,甚至只跟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交流,那么就會形成一個“回音室效應”。人們的觀念將會變得越來越極端。鑒于此,也有人站出來約號召人們改變對信息的消費方式。


核心建議是:要主動刻意地消費,吸收有可能修正我們觀念的新信息,而不是吸收對我們現有觀念的肯定。這其實很難做到。要做到這些,我們必須避免那些有預設立場的說服式文章,盡可能地接觸第一手資料,為此甚至要有直接閱讀數據的能力??墒怯卸嗌偃四苡H自研讀各項經濟指標后,再判斷房價是否過高呢?對大多數人來說房價是高是低只與一個因素有關:他是不是已經買了房。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扎哥利

不怎么樣

貴縣盛哥

簽個到2023.06.21(夏至)日在讀,,

人的存在先於本質

轉基因就是植物的嫁接,有什么害?

悠悠_gxe

不錯不錯

電磁力

這不是社會性動物的觀點莫

猜你喜歡
誰也別想欺騙我

【內容簡介】身體語言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每個人都在運用身體語言與外界交流。身體語言,與我們的溝通息息相關。學會破解身體語言的要領,將終身受益。通過有效地解讀身體語...

by:銘九講故事

乖兒別想逃

看一場你追我趕的豪門游戲喬司律,你是我心頭的朱砂,是我想而不能忘的傷口。江亞玥,我一直在抵抗你占據我的心,可到頭來,我還是輸的徹底。他是豪門大少,天之驕子...

by:更換失敗

嬌妻別想逃

主播更新不易,請各位聽眾朋友多多打賞畢業宴上,她成了黑暗里交易的羊羔,卻殊不知陰差陽錯下,借了某個大人物的一條小蝌蚪。未婚帶球,她冠上了傷風敗俗的頭冠,成為上...

by:養多多

【杰傭】別想逃離我身邊

作者:奈兒離空,演播:愛麗絲

by:愛麗絲要自律

別想太多啦

在復雜的世界里做一個簡單的人人生90%的煩惱都緣于想得太多沒有一件事一段關系值得你遍體鱗傷

by:Dewey_

別想太多啦

當在意他人的看法,就容易討好別人,委屈自己,請試著尋找自己想做的事,并為之全力以赴,因為這是屬于你的人生。

by:桃紫讀書

別想太多啦

當在意他人的看法,就容易討好別人,委屈自己,請試著尋找自己想做的事,并為之全力以赴,因為這是屬于你的人生

by:讀賢哲的書走自己的路

《別想擺脫書》

本書對話在向古登堡印刷術致以微笑的敬意之余,也必然使所有讀書人和愛書人心醉神迷。說不定它還將在那些擁有電子書的讀者心里催生起懷舊鄉愁,這不無可能...

by:藝文媽

強婚:女人別想逃

他把錄音器丟到她面前邪魅一笑:不知道要坐牢的是誰呢?愛人的死,讓她恨透了他,從此她故意放縱自己給他看。她怎么瘋,他都由著她,但結婚對象,只能是他。當他聽說她要嫁...

by:西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