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文學啊文學

2023-07-10 21:30:1609:46 3.9萬
聲音簡介




這個題目嫌大了。


以往老師教導我們時說,寫文章切入口要小。


題目開這么大,必定談不透徹,除非我寫《中國文學史》,可是已經有游國恩和駱玉明兩位教授編過兩部中國文學史,所以在此不談文學,只感嘆文學。


前些日子,許多對我的評論都說我是一個對文學癡迷的孩子,那說明人們不了解我。


我對足球癡迷,對籃球癡迷,對美術癡迷,對攝影癡迷,對旅游癡迷,對吃拉面癡迷,但不對文學癡迷。


我覺得對文學癡迷未必是好事,就像對一個女孩子癡迷就不可能發現她的缺點。


對文學要清醒,只要會寫字誰都可能是作家。是不是作家,二分靠才華,八分靠機遇。


君不見如今中國文壇上這么多寫文章狗屁不通或頂多剛通的所謂作家在矯情地虛偽地故作深沉地故作幽默地故作幼稚地賺稿費嗎?


學余秋雨的、學泰戈爾的,就沒一個自己的。


我在初中時,余秋雨剛開始走紅。一個小子有一天宣布說他在家苦練有果,把余秋雨的文章學到了手。


看他的文章只見鋪天蓋地的排比句和悶死人的深沉。


那又如何,學得再像也就是余秋雨風格,況且又學不像,頂多是個余春雨或余秋雪之類。


不過那已經很令人欣慰了,至少還有人熱愛文學。


進了高中后,發現市重點里喜愛文學的又少了一些,當然看瓊瑤的書例外。


盡管瓊瑤和我遭遇相同,都留過級,但是這不能作為不討厭的理由。


在留級者的隊伍里,替留級族撐面子的恐怕只有黃永玉、蔡志忠和我了。


只是我不懂,為什么瓊瑤、黃永玉、蔡志忠和我都是搞文學或畫畫的,沒一個是數學家。




第一次高一,我們同班的同學沒有人在文學上有較高的覺悟,只有一個同學莫名其妙發表了一篇文章,是在一本雜志的刊中報里。


文章是在初中寫的,幾經輾轉,有著和方志敏《可愛的中國》一樣曲折的經歷,最終發表,雖然這篇文章毫無影響,發表和沒發表一個樣,但畢竟是處女作,令她難忘。


第二次高一時,遇上幾個志同道不合的人,一個叫金丹華,大名是在我剛進新高一寢室時聽到的。


當時有人向我介紹一個語文甚是了得的小子,介紹時金丹華正背對著我,一副末世殺手的樣子,可謂神龍見尾不見首。


令我汗顏的是,我把他的名字聽成“雞蛋黃”,頗為不尊。此人便是我的那篇《那些事那些人》中的“蚊子”。


“蚊子”熱愛文學而且積極上進,嚴格要求自己,正朝著“四有”新人的目標大踏步。


聽我一次寢室夜談后,他恨自己書讀得太少,便苦心鉆研各類書籍,成果喜人。


從他口中冒出來的人名,我一個都沒聽說過,自卑不已。


另一個是八班的譚旭東,其貌不揚,像難民營里跑出來的。


原本是盧灣區的,自封盧灣老大,開口閉口臟話。


一次聽說我會玩玩文字后,竟跑過來說要和我聯手寫小說。


我說你連謄我的文章都不行,譚旭東竟說他發表過詩歌。


我怎么看他都不像個寫詩的。他拿來一樣珍藏的寶貝,是1998年上海版的《少年文藝》,詩寫一株水仙花,寫得挺像首詩。


譚旭東對文學可以說是如癡如醉,整日構思文章,見我就說:“韓寒,你知道嗎?我寫了一篇關于你的文章?!?/span>


見一次面說一次。


他上次來我們寢室終于說了一點新鮮的東西,說“我發現所說的新概念大賽就是要以新取勝”,被我們異口同聲罵廢話。


譚旭東最近又有新詩問世,詩經“蚊子”之口傳入我的耳中,大意是這樣的:


每天晚上

我仰望著天空

飄渺的星空給了我無邊的思索

還有靈感

于是乎

我會寫幾首詩歌

于是乎

我的詩歌經常發表……


兩個“于是乎”使全詩韻味大變,而且至今他只發表過一首詩,詩在《少年文藝》詩歌版面的角落里,怕是責任編輯也不記得了。


其實,我們有著許許多多的角落詩人、豆腐干文人。


他們對文學執著,里面有許多人已經有些小名氣,更多的人在默默無聞地寫,用筆,用心,用筆芯。


如果失敗了,他們也應該感到幸運,因為畢竟他們還留下一些美麗的幻想。


我說不清文學在學生里算是景氣還是不景氣。


說景氣,似乎沒多少人在意;說不景氣,海天出版社每年都要收到幾百部校園長篇,《萌芽》的胡瑋蒔和《少女》的郁雨君每次說起稿件情況總是喜氣洋洋。


無數少男少女在做著要成為中國第二個郁秀的夢,希望自己手里落俗套的、無病呻吟的東西能有個好銷量。




郁秀很聰明,《花季·雨季》寫得不是很好,但先入為主了;知道自己江郎才盡寫不出像樣的東西,就不寫了。


據說郁秀現在從美國回來在海天做編輯,真假難辨,但無論怎樣,郁秀是不可能再轟動中國了。


《花季·雨季》如果在今天出版,銷量不會過10萬冊。


文學絕不是我的第一夢想,我的第一夢想是去西藏,第二是去草原,第三是去興安嶺。


文學在第幾十,我也算不清。此文應該獻給文友們,給“蚊子”,給譚旭東,給剛遭受退稿的人們。


最后給在文學路上的朋友說個故事,具體細節記不大清了,只有一個概要:


以前在哈佛大學念書的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一次在游泳時不慎溺水淹死。


他的父母悲傷不已,提出要見哈佛校長,哈佛的校長對此表示同情。


這時,在門外等候許久的夫婦說,想出資給他們的兒子建一幢大樓或造一尊雕塑。


校長見兩人穿著十分土氣,便委婉地表示學校不能接受這樣的恩惠,況且學校也不能為一個學生造一個雕塑。


這對夫婦互視后說:“那不如用捐給哈佛大學的錢另造一所大學吧?!?/span>


這并不是個笑話。斯坦福夫婦就用這筆錢造了一所大學。這所大學就是現在舉世聞名、全美排名第四的斯坦福大學。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寡人也

癡的太多了,狗屁都不癡……

橙汁棉花糖

沉溺在文學的海洋里是極其幸福的,文字能淋漓盡致地體現人世間的真善美,體現心情的快樂與苦惱;高興也好,痛苦也好,都可以用文字來表達。

定期打掃屋子

前文一直吐槽“假文學”,最后來了個“斯坦福大學”的故事,韓寒是想表達“不要做雕塑”而要另起爐灶建大學嗎?

霧漫等等

聽有書來啦

猜你喜歡
韓寒全集

讀韓寒的書,他是年輕人,我也是年輕人,所以品味年輕人追求的年輕。

by:得到即是驚喜

韓寒讀書

韓寒讀書,帶你成長

by:尚書大白的知識分享

文藝文學 I 一個不散的宴席 韓寒

后會暫無期,相聚終有時這么多告別的故事,總能讓你告別一些故事只愿黑暗中有光,風雨中有你

by:Elfin_張小花

三重門 韓寒

《三重門》是中國當代作家韓寒所著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該書通過少年林雨翔的視角,向讀者揭示了一個真實的高中生的生活,把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的種種矛盾和問題展...

by:主播南南不加糖

我所理解的生活|韓寒

【內容簡介】這是2013年三十歲的韓寒分享個人成長經歷,談及感情、家庭、偶像等話題。第一次全方位地向讀者展示生活中真實的韓寒,以及他對生活的具體理解。作為80后...

by:葉之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