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太艱難,我們可不可以不勇敢?

2023-05-20 13:30:5013:10 1890
所屬專輯:年輕人FM—夜讀
聲音簡介

今天要聊的話題,會有點沉重。
源自最近網上的一個熱點新聞——大連理工學生自殺。


10月13日,大連理工一名研三的學生,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僅25歲的生命。


凌晨2:00,自殺之前,他在微博發了一封長長的遺書,以及一張照片,那是他生命最終定格的地方:奮斗了幾年,卻令他絕望的實驗室。


密密麻麻的儀器、堆放的紙箱、一只隨意搭著的橡膠手套,完全可以想象他以前窩在這里采集數據的場景。唯一不和諧的是,一根麻繩。


這個大男孩,也許就是在又度過了平常的一天以后,像他遺書里寫的一樣,“一掛解千愁”了。



遺書中,他并沒有太多死前的掙扎和激烈的控訴,只是語氣平靜地記錄了一些瑣碎又無奈的日常,比如:

實驗設備經常崩潰,導致他的數據需要一遍遍地重來;


好不容易得出的實驗結果,被老師全盤否定;


疫情耽誤了幾個月,來不及完成課題,沒法如期畢業。


然而就是這些瑣碎,一點點地擊垮了他的自信,慢慢吞噬了他眼底的光。


一個25歲的成年男子尚且被學業壓力逼上絕路,那些思想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的自戕,仿佛又顯得沒有那么難以理解了。


其實這樣的新聞,已經太多了。


就在一個月前,9月18日,武漢的一名中學男生,因為在學校打撲克被老師請了家長。在被媽媽扇了兩耳光以后,他翻身從五樓躍下,當場身亡。




10月18日,又一個類似新聞上了頭條。江西一名小學五年級女生,在被老師罰抄課文以后跳樓,造成了終身癱瘓,家長向學校索賠300萬。


法院公布一審判決,稱長期家庭教育不到位是主要原因,老師的懲戒是次要原因。


每次這類新聞出來,評論區都是眾說紛紜。


有的心疼現在的孩子壓力太大,有的責怪孩子心理太脆弱;


有的說自殺是自私的表現不考慮父母,有的指責家長不負責任把孩子逼上絕路;


有的怨學校老師過分施壓,有的體諒在升學壓力面前學校也有難處......


這是怎么了?


到底是什么無法承受之重,讓這些尚未綻放的年輕生命,寧求一死?


在大連理工學生的新聞的一個熱評里,似乎能夠找到答案。


這個世界一直教我們成功與卓越,卻沒人教我們如何接受平庸。


曾經,我們的成功是多元化的。


在1990年出版的《標點符號使用法》里有一個例句: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span>


時過境遷,我們經濟越來越發達了,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對“成功”的定義卻越來越狹窄了。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財富”、“地位”、“權力”成了定義成功的標準;“理想”、“愛好”、“情懷”成了只有在已經成功以后才配追求的奢侈品。


這些思想折射到教育上,成了無數家長焦慮的根源,孩子痛苦的禍首。


有些家長的邏輯實在有點夸張:


仿佛今天我的孩子在幼兒園少學了幾個拼音,明天幼升小就要被刷下來;考不上重點小學,就考不上重點中學;考不上985、211,畢業就找不到好工作;升不了職加不了薪,就找不到好對象;買不起學區房,下一代也跟著完蛋了。


真是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我們無法得知,那個跳樓的小姑娘,被老師懲罰以后,是不是覺得走投無路;也無法得知,那個被媽媽當眾扇了兩巴掌的男孩子,是不是覺得人生已無望。


我們也無法想象大連理工那個研究生下定決心的時候,臉上究竟是帶著淚,還是帶著笑。
但有一點很肯定:人沒了,就什么都沒了。成功不成功,都沒有任何意義了。


“成功”的路那么窄,所有人都在打著雞血往前沖,有的人是躊躇滿志,但更多的人可能只是被環境的洪流所裹挾,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即使力不從心卻也只能奮力劃水。


想想央視那個靈魂拷問:“你幸福嗎?” 我們有幾個人能毫不猶豫地給出肯定答案呢?


大連理工學生的新聞下面還有條熱評很引人思索:




師們中間,其實經常會聊到這個話題: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讀書?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無論我們愿不愿意接受,有的孩子就是可能不適合讀書。這并不是說他們不聰明。


他們考不了好的成績,卻可能很擅長交際;他們總也解不開習題,卻可能是運動健將。

然而成績一差,其他所有的優點就都容易被掩蓋了。


人作為群體動物,本來就是有

分工差異

的。如果大家都去當老板、當教授,社會還怎么運轉呢?


問題是,我們人人都會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是又都默默地希望自己是那金字塔尖尖上看起來光鮮亮麗的一小層。


今年,湖南有個女孩鐘芳蓉以高分考入北京大學,卻因為報考了考古專業連續上了好幾天熱搜。很多網友擔心她讀這個專業以后“沒錢途”。有人甚至刻薄地說:寒門子弟不配追求什么愛好,不想著改善家庭條件就是自私。


幸好她的爸爸媽媽尊重孩子的選擇,支持她的決定。


父母,雖然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民工,但格局一點也不小。他們能給予孩子的物質條件有限,又因為打工常年不在身邊,但他們想方設法陪伴孩子,傾注了所能給的全部的愛與支持,并且沒有以此為籌碼,要求孩子走他們認為好的路,而是給了孩子充分的自由。


其實如果我們仔細分析每年各省高考狀元父母的采訪,就會發現,雖然經濟條件千差萬別,但這些家長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很從容,不焦慮,充分尊重孩子,充分相信孩子。


也許這也是他們的孩子能當上狀元的一大理由吧。


也許有人會說:“孩子都當狀元了,當然從容不焦慮了。我們家孩子成績差得一塌糊涂,這怎能不焦慮?”


我們從接受教育開始,就知道要“拼搏”,要“奮斗”,要“上進”,卻忘了學習怎么跟自己和解,怎么接受“平庸”。


我們可以把時間的維度拉長,把人生的道路拉寬,就會看到“平庸”的背后,也許還藏著很多閃光點。


學習成績普通的孩子,可能很有愛心;


淘氣的孩子,可能思維很活躍,能提出很多解決問題的新辦法;


愛玩游戲的孩子,可能動手能力很強......


大連理工那個研究生的遺書中,最后幾句話讓人淚目。


他說希望下輩子能做貓咖的一只貓,野貓也行。還祝愿家人朋友順順利利,國家一直繁榮昌盛。


這是個內心柔軟的人??!可惜生命停留在了如夏花般絢爛的25歲。


如果,如果真的有如果,他在邁不過這個坎兒的時候,認慫了。也許幾十年后,他也是個在公園里打著太極,兒孫繞膝的幸福老頭兒。


如果人生太艱難,

我們可不可以不要那么勇敢?


今年大家好像都遇見了很多不順心的事,

背負著更多的壓力和責任,在那些瞬間里,我們好像又長大了。


人生回頭看,

沒有什么坎是必須邁過去的。

真邁不過去了,我們繞一條道。

繞不過去,我們暫且先躺平看看。

不必一直把弦繃得那么緊的。


給自己一點時間、

一點沉淀和思考的機會,

也許,在那扇關掉的門邊,

我們就會遇見另一扇推開的窗。


文章來源:糖糖媽的下午茶

語音:曹緣

BGM:《夜色鋼琴曲》月色思念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喵,沒有找到相關結果~
暫時沒有評論,下載喜馬拉雅與主播互動
猜你喜歡
如果我們還有明天

那些看上去美好的青梅竹馬最終都會以無奈告終。。。永遠不要低估一個男人所謂的愛你之心,也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女人的嫉妒之心,他們----都很要命

by:烏拉拉的酒

如果我們還有明天

她說:“嘿,還記得我們的約定嗎?那時的你說過要永遠和我一起不分開的啊!”他說:“妮妮,你不該呆在這里...那里...那里才是你該呆的地方,去吧,去到屬于你的...

by:悠小兔Fm

如果我們,不曾相遇

每次錄完一個作品,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有時候為了對方考慮,許多真相不能開口講明,不得已而放手,善意的謊言雖然好,但是留給對方的卻是一輩子的愧疚遺憾,就像這個無奈的...

by:聽友47317014

如果人生如戲

那些曾pia過的戲,曾經歷過的別人的人生

by:默遠帆_YM

如果我們的愛是傷害

《如果我們的愛是傷害》:由周奕城作詞作曲,演唱。歌曲描寫的是情人之間對愛的無奈與不舍的心情。歌曲悲傷悠揚,朗朗上口,能勾起人們心底最深處的共鳴。

by:華語音樂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行

當死亡不再代表永別,人生將如何?《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行》是金草葉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也是她寫作生涯的耀眼開幕。這部科幻小說集在韓國一共累計了25萬冊銷量。金草...

by:楊大妍

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

創FM&林曄聯合出品...

by:創FM

假如我們不曾有如果

假如我們不曾有如果,你就不會惡狠狠的拋棄我,為了你所謂的事業為了你的狼子野心,我和孩子對你而言究竟算得上什么。假如我們不曾有如果,我不會深深的愛上你,因為我...

by:雪憶微宸

人生誰能逃得過如果

有些笑容背后,是咬緊牙關的靈魂

by:孫唯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