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述而篇第七

2022-04-30 12:50:3108:14 1979
聲音簡介

播講者:藍泡泡(藍隊長)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p>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p>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p>

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p>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p>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p>

子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子于是日哭,則不歌。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p>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p>

子之所慎:齊,戰,疾。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p>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比?,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痹唬骸霸购??”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p>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p>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p>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p>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p>

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p>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弊釉唬骸吧迫?,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乎?!?/p>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p>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p>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p>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笨鬃油?,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于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p>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p>

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惫魅A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p>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墩C》曰:‘禱爾于上下神祇?!弊釉唬骸扒鹬\久矣?!?/p>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p>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p>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承承講奧特曼

最近對中國的古代文化很感興趣,以前語文不好,現在可以補一補哈哈

猜你喜歡
論語 述而第七

《論語》是以語錄體方式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匯編,它集中體現了孔老夫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以及教育原則,是儒家學派的重要著作之一。千百年來,眾多學...

by:林氏包子

論語講記-述而篇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by:道外無物

《論語 · 述而第七》研習報告

述而第七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蛔釉唬骸耗R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

by:MJ明靜

論語不泥 07 述而篇 最接地氣的口條解釋最高智慧

需要文字稿的同學請聯絡微信bksun8864,大師兄文山不泥,暨註解易經之後,立刻推出另一部重要的國學註解,即將顛覆宋朝以來,國人對孔子所持有的刻板印象,更是要...

by:大師兄文山不泥

《論語》第七篇~十五篇

寶貝們,你讀書的聲音是世間最美的音樂……

by:簡小惠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