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覺之自我(十六)我非我

2022-05-13 09:01:4005:41 309
聲音簡介

得覺之自我(十六)|我非我

 

王老師:格桑老師,您在書中寫:在事業、職業、自然中受挫時,我們可以體會到,“我”體會到受挫的那個“我”。當然,如果成功,則可以體會到成功的“我”。我們要知道,這些都只是扮演的“我”,角色的“我”,面具的“我”,是我們不同的社會相。它只是這個相而已,而非真實的“我”。如同足球上的32塊皮子,每一塊兒都是足球的皮,但非足球。這一段聽起來特別有哲學意味,那么您能不能在這個地方多講一些呢?

格桑老師:是的,關于“我”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足球作為例句來比擬人的“我”,是很有意思的。因為足球有20塊白色的六邊形,有12塊黑色的五邊,組成了足球的皮。這32塊皮,每一個張皮都是足球,但每一張皮又非足球。這的確是一個哲學概念。

因為作為人,我們會在意每一張皮,可最關鍵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們有些人太在意某一些皮。如同我們前面所講過的每一張皮,可能代表著面具、標簽、角色和自己認為的那個“我”,或者自己認為的那個成功的“我”。我們都把它認為這只是一個相而已,因為它不能代表你真正的“我”。其實你真正的“我”就是本在的“自”的部分。而真正的我,是一個完整的“足球”。

當我們真切的從更高的領域看到自己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相面和不同的狀態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理解:哦,原來“我”只是某一個項目的“我”。我們如果把這個項目的“我”當成自己的話,我們其實就走偏了。我們會丟掉最本真的自己,為了做這件事情,而去秀這件事情,去完成這件事情,維系這件事情和保護這件事情。

這些狀況最容易出現在社會的某些職業上,比如說我們舉個例子:那么演員,演員可能他在演某一出戲,他成功了,出名了。那個維系他這個戲和成名的這個名,他就把它當成自己,他就丟掉了本在的自己。在超越和體驗新的角色和新的成功上,他實際上就會遠離。這就造成他為了維系原來所謂的大明星、大成就,他會煞費苦心的去包裝、打造、維護。

就像足球的某一個皮,在閃亮登場的時候,顯化出去了。于是你就只保養了這張皮,忘記了其它的31塊皮子。使得這張皮很亮,而其它31塊皮子就被忽略掉,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遠離。當你維系的這張皮,進一步得不到社會、得不到周圍人、得不到大家認可的時候,馬上就會失落。于是丟失掉自己,會感覺到很沮喪。這樣的現象在社會上應該是很多的。

 那如何真實的讓自己,不把所有的成功當成人們所評價的成功,但又不能不把它當成成功的時候,我們其實就已開始審視自己的內心。我究竟要續這種感覺嗎?我究竟要撐這種面子嗎?我是不是繼續要維系這樣的臉面,所謂的榮譽嗎?這牽涉到我們內在“自”的德性和尊嚴問題。

當然,“自”的能量會一直支持你認為感覺舒服的東西。因為當你出名的時候,你會覺得這張皮給你帶來的那種感覺特爽。于是你的“自”,就會有一種全然的舒適感。這樣的舒適感,會能量無窮,它會全力以赴地去支持和保持自己在那種狀態下,甚至是會在這種狀態下上癮。我想這樣講,應該比較清楚了。王老師你覺得呢?

 王老師:是的,聽了以后非常的受用,內心里面也越來越清晰。我們總歸知道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承擔的責任,是我們的一部分,但不是我們。所以這樣的一個哲學概念給了我們特別多的內心的空間,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的來領悟。謝謝格桑老師!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愛兒天天特教

得覺自我理論,幫助了很多人更好地認識自己和諧自己,讓更多的人在生活中在社會里更加快樂滿足,我是千萬受益者之一

愛兒天天特教

音頻如果能夠做一些后期,比如降噪,加背景音樂等,會不會能讓不了解得覺的人更愿意多聽一些呢?

北方一號文化創意平臺?回復?@愛兒天天特教

要的就是自然,純真,隨性

猜你喜歡
《得覺》書解--"自我"

“得覺”是根植于東方文化,并面向世界的一套哲學體系?!暗糜X”發現并持續發現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界、人與宇宙的基本關系,并提供由內而外協調運作的規...

by:相約得覺

《得覺》之《自我理論》

《得覺》是中央電視臺《心理訪談》、《科技之光》、《科技博覽》、《走進科學》欄目及《鳳凰衛視心靈講堂》特聘心理學家、四川大學教授、四川大學得覺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by:誼書齋

第十六式

每首詩后面都附有青瓷老師的圖解,讓學詩一目了然。...

by:北國飄雪6

自我覺醒

成功和失敗,健康和疾病,富有和貧窮,其實都是同樣的簡單…無非就是你每天都做了些什么,堅持了多久…當您來到這里就意味著您改變的開始…和祖杰老師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by:好運帶給您413

自我覺察

王濤先生自我覺察,靜坐系列,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valuepool

by:心理咨詢師暖暖

十六號線

這里是G僧東的個人播客頻道,不定時輸出他的思想廢料,通常是每天。適合大家在吃飯、拉屎、坐車、開車、睡前聆聽。

by:G僧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