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國春秋

433
春秋時代是一部大戲,上承西周時代,下啟戰國時代。西周時代,周天子尚且占據關中平原,實力強大,諸侯不敢造次,天下較為穩定。戰國時代,諸侯進入殘酷的你死我活戰爭模式,一旦開戰,輕則屠城,重則滅國。而處于其中的春秋時代,禮將崩而未崩,樂將壞而未壞。在這個時代,大諸侯國欺負小諸侯國,小諸侯國欺負更小的諸侯國,孟子說,春秋無義戰,大抵如此吧。然而,關于春秋的著作,多數將目光聚焦在
春秋若干大國或大家族身上,而諸多微小國家以及微小人物,少有系統性的記述,豈不可惜?鑒于此,筆者搜集左傳等記載,寫成一部《百國春秋》,書中重點記載小國故事,以便讀者通過這些小國,去窺探春秋時代的全貌。

如果把春秋時代比做一顆大樹,天子是樹干,大諸侯和小諸侯是樹枝,那么更加微小的諸侯就是樹葉,多數著作,只關心樹干和樹枝,豈有只知樹干和樹枝,而不知樹葉的道理?鑒于此,《百國春秋》實有其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