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琴十大名曲賞析|療愈身心

245.1萬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國歷史悠久,具有最深厚文化底蘊的傳統樂器。據人們推測,古琴的歷史有近三千年之久,但是縱觀歷代文獻和上古傳說,古琴的歷史足以推溯至五千年以前的遠古時代。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于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余音悠遠 。


2003 年 7 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古琴”列入“人類口述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它是繼“昆曲”之后第二批被批準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古琴除了修身養性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療愈和養生。幾千年來,古琴不僅滋養了中國人的性情,更為中國醫學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理論和實踐支撐。下面,小編就帶著大家詳細了解古琴的療愈和養生功能。


一、五音與五行

我們都知道,五行是中國哲學的一種系統觀,廣泛用于中醫、堪輿、命理、相術和占卜等方面?!渡袝ず榉丁酚涊d:“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彎曲,舒張),金曰從革(成分致密,善分割),土爰稼穡(意指播種收獲)。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br />
五行相生相克。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下圖:

五音又稱五聲。它是中國最古老的音階,即宮、商、角、徵、羽。而五音和五行之間,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
《靈樞·邪客》中把宮、商、角jue、徵zhǐ、羽五音,與五臟相配:脾應宮,其聲漫而緩;肺應商,其聲促以清;肝應角,其聲呼以長;心應徵,其聲雄以明;腎應羽,其聲沉以細,此為五臟正音。


二、古琴的療愈和養生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分別為宮、商、角jue、徵zhǐ、羽,后來文王和武王分別加一根,是為今天的七弦琴。古琴的五音療法,就是根據中醫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和五音對應,用角、徵、宮、商、羽五種不同的音調的音樂來治療疾病。

在兩千年前,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就提出了“五音療疾”的觀點?!饵S帝內經·靈樞·邪客》中云:“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與天地相參?!?br />
中醫認為,五音,即角、徵、宮、商、羽,對應五行(木、火、土、金、水),并與人的五臟和五種情志相連。如宮調式樂曲,悠揚沉靜、淳厚莊重,有如“土”般寬厚結實,可入脾;商調式樂曲,高亢悲壯、鏗鏘雄偉,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調式樂曲,朝氣蓬勃,生機盎然,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調式樂曲,熱烈歡快、活潑輕松,具有“火”之特性,可人心;羽調式音樂,凄切哀怨,蒼涼柔潤,如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

中醫的“五音療疾”就是根據五種調式音樂的特性與五臟五行的關系來選擇曲目,以調和情志,調理臟腑,平衡陰陽,達到保持機體氣機動態平衡、維護人體健康的目的。


當今社會紛繁復雜,物質生活的豐富加速了人們的生活節奏。在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當中,人們身體的健康狀況受到環境和速食主義生活方式的影響,亞健康成為很多人生活的常態?!饵S帝內經》云:“不治已病治未病?!惫徘偾逍?、靜心、養心的治療思想就是對人體疾病最大的預防,同時也提示著人們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為重要的。

那么,那些琴曲對應五臟呢。

宮調式:樂曲的風格主要是悠揚沉靜、溫厚莊重,給人以濃重厚實的感覺。根據五音通五臟的理論,宮音入脾,對脾胃系統作用比較明顯,促進消化系統,滋補氣血,旺盛食欲,同時能夠安定情緒,穩定神經系統。

代表曲目有:《梅花三弄》、《高山》、《流水》、《陽春》等。

商調式:商調式的風格鏗鏘有力,高亢悲壯,肅勁嘹亮。聽商調音樂,可以增強肌體抗御疾病的能力。商音入肺,可以加強呼吸系統的機能,對于改善衛氣不足的狀況。

代表曲目有:《慨古吟》、《長清》、《鶴鳴九皋》、《白雪》等。

角調式:角調式樂曲悠揚,生機勃勃,象征春天萬木皆綠,角音入肝,對諸如脅肋疼痛、胸悶、脘腹不適等肝郁不舒的諸種癥狀作用尤佳。

代表曲目:《列子御風》、《莊周夢蝶》等。

徵調式:徵調的風格歡快,輕松活潑,象火一樣升騰,具有炎上的特性。徵調入心,對心血管的功能具有促進作用,對血脈淤阻的各種心血管疾病療效顯著。

代表曲目:《山居吟》、《文王操》、《樵歌》、《漁歌》等。

羽調式:羽調式清幽柔和,哀婉,有如水之微瀾,羽聲入腎,故可以增強腎的功能,滋補腎精,有益于陰虛火旺,腎精虧損,心火亢盛而出現的各種癥狀,如耳鳴、失眠、多夢等。腎精有補髓生腦之功,故羽調式的水樂有益智健腦的作用。

代表曲目:《烏夜啼》、《稚朝飛》等。

三、古琴養生實例

古人將古琴視為養生之物,嵇康在《養生論》中說:“清虛靜泰,少私寡欲…綏以五弦,無為自得,體妙心玄,忘歡而樂后足,遺生而后身存?!别B生的意義在于健康,這與音樂治療的意義不謀而合,兩者是相同的。

竇公是西漢的音樂師,壽一百八十歲,漢文帝聞其長壽,請教其秘訣。竇公說,自己年幼便雙目失明,整天郁郁寡歡。后來自己的父母便讓其學琴,用琴導引郁積,宣泄感情,不知不覺體內之疾有所好轉,至始至終沒有服過仙丹妙藥,還活到了高壽。晉代文學家嵇康在《答難養生論》中說:“竇公無所服御而至百八十,豈非鼓琴和其心哉,此亦養神之一征也?!?br />
白居易在晚年患風疾,尤愛聽琴:“本性好絲桐,塵機聞即空。一聲來耳里,萬事離心中。清暢堪銷疾,恬和好養蒙。尤宜聽三樂,安慰白頭翁?!?《好聽琴》)告訴我們彈琴可“銷疾”“ 養蒙”。又有 “一彈一唱再三嘆,曲淡節稀聲不多。融融曳曳召元氣,聽之不覺心平和?!?《五弦彈》)

宋代的歐陽修,又號“六一居士”,這其中之一便是琴。他曾經寫了一篇彈琴能療疾的文章《送楊寘序》送給他的朋友當做臨別的紀念。歐陽修將自己作為例證告訴朋友彈琴助益于身體,提出疾病的由來是因為內心憂愁,久而久之,淤積體內,藥物能馬上使疾病好轉,但有毒性,不及聲音能使心平?!熬枚鴺分?,不知其疾之在體也”“平其心以養其疾”,彈琴能夠治療疾病。

四、結語
琴的養生功能自古便有論述:“琴之為物,圣人制之,以正心術,導政事,和六氣,調玉燭。實天地之靈器,太古之神物。乃中國圣人治世之音,君子養修之物?!本右暻贋樾奚B性之物,是因為琴非聲艷,琴聲不動聽、不悅耳,所以“獨琴之為器,焚香靜對,不入歌舞之場中?!薄断角贈r》

孔子《家語·辯樂》說:“君子之音溫柔居中,以養生育之氣?!鼻俾曋谌梭w具有養生的意義,而撫琴講究的靜也是琴道養生的一部分。

聲音237評價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