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海人生

4592

閱讀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的活動。它是從視覺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視覺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圖片,也包括符號、公式、圖表等。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閱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閱讀可以改變命運,但并不是一定改變命運。

以閱讀時是否發音為標準

一般以閱讀時是否出聲音為標準,則可以分為朗讀、默讀和視讀三類,前兩類也稱為音讀,后一類一般稱為速讀。朗讀(有的稱誦讀)即發出聲音的閱讀,這類閱讀多半在少兒識字、讀書背誦時使用,或因老師需要了解學生是否真的會讀,或作檢驗學生閱讀能力等;而默讀則是表面沒有發出聲音,而大腦中仍然在默念閱讀時的文字或符號讀音的閱讀,這種閱讀是當今為最大多數人所熟悉并使用的閱讀方法;視讀即速讀,它則是指完全由人的視覺器官眼睛識別后直接由大腦發生知覺的閱讀方式,它的特點就是由眼睛識別后直接作用于大腦產生意義理解的閱讀,整個過程極少有發生音讀現象。

閱讀可以分成四種方法:

第一種是信息式閱讀法。這類閱讀的目的只是為了了解情況。我們閱讀報紙、廣告、說明書等屬于這種閱讀方法。

第二種是文學作品閱讀法。文學作品除了內容之外,還有修辭和韻律上的意義。因此閱讀時應該非常緩慢,自己能聽到其中每一個詞的聲音,嘴唇沒動,是因為偷懶。

第三種是經典著作閱讀法,這種方法用來閱讀哲學、經濟、軍事和古典著作。

第四種閱讀方法是麻醉性的閱讀法。這種閱讀只是為了消遣。

?

閱讀益處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笨梢?,古人對閱讀的情有獨鐘。其實,對于任何人而言,閱讀最大的好處在于: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讀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和《果殼中的宇宙》,暢游在粒子、生命和星體的處境中,感受智慧的光澤,猶如攀登高山一樣,瞬間眼前呈現出仿佛九疊畫屏般的開闊視野。于是,便像李白在詩中所寫到的“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如潤滑劑

對于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而言,閱讀便是最佳的潤滑劑。面對苦難,我們苦悶、彷徨、悲傷、絕望,甚至低下了曾經高貴驕傲的頭。然而我們可否想到過書籍可以給予我們希望和勇氣,將慰藉緩緩注入我們干枯的心田,使黑暗的天空再現光芒?

身心寧靜

閱讀能夠蕩滌浮躁的塵埃污穢,過濾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靈新之氣,甚至還可以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嫻靜氛圍。讀陶淵明的《飲酒》詩,體會“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那種置身鬧市卻人靜如深潭的境界,感悟作者高深、清高背后所具有的定力和毅力;讀世界經典名著《巴黎圣母院》——讓我們看到如此丑陋的卡西莫多卻能夠擁有善良美麗的心靈、淳樸真誠的品質、平靜從容的氣質和不卑不亢的風度,他的內心在時間的見證下折射出耀人的光彩,使我們在尋覓美的真諦的同時去追求心靈的高尚與純潔。讀王蒙的《寬容的哲學》、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以及古人流傳于世的名言警句,這些都能使我們擁有誠實舍棄虛偽,擁有充實舍棄空虛,擁有踏實舍棄浮躁,平靜而坦然地度過每一個晨曦每一個黃昏。

修煉自身

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當今社會,個體獲取知識的方式很多,但誰也無法否認的是,閱讀仍是一種最主要的途徑。

古人閱讀多為紙質文本,最早還只能是攜帶不便的羊皮、竹簡等。而眼下的我們,閱讀的途徑與方式可就豐富多了,手機、網絡、電子閱讀器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且十分便捷。但我以為,手機、網絡之類的閱讀雖然可以獲取大量信息,卻是一種淺閱讀,要進入深閱讀狀態,達到一定的思考、創新層次,還是紙質文本最佳。

美國一位教授曾經說過,一個人終其一生是否留下遺憾,要問自己三個問題,一是身后留下點什么沒有,二是是否向自己的人生極限挑戰了,三是是否具有向權威挑戰的精神。

若要回答這三個問題,大概只能靠書本、知識、閱讀予以解決。從閱讀中見出疑問,便能向權威挑戰;向權威挑戰的過程,也是逼近自己人生極限的過程;在不斷的挑戰與超越中,身后自然會留下一串深深的腳印……于是,我們只有一次的短暫人生,也因此而變得美麗而永恒。[1]?

閱讀是一種力量,讓我們安靜地存在。尼采說,上帝死了,然后,??抡f,人死了。所以我們在活著的時候,必須好好活著。

?

?

?

現狀分析

IDC最近的報告預測稱,到2020年,全球數據量將擴大50倍。這當然并不僅僅是數據的洪流越來越大,全新的支流也會越來越多,各種意想不到的來源都在產生著數據。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顛覆人們探索世界的方法,驅動產業間的融合。

人們的閱讀方式、閱讀品位在海量信息時代也發生了重大改變,青燈黃卷式的傳統模式被即時在線瀏覽所取代,以快餐式、跳躍性、碎片化為特征的數字閱讀已成為一種潮流趨勢。龐大的數據流背景下,人們尋找閱讀內容的過程變得繁冗不堪,有價值信息如何被發現則成為更具研究價值的問題。

推薦閱讀的確能夠為人們提供一定的選擇性空間,但是如果僅僅依靠推薦來決定閱讀內容,那么大多數人的閱讀能力都只能維持在一個水平,因為他們閱讀的內容相差無幾。數字化背景下人們需要的是更具個性化的閱讀方式。[2]?


聲音39評價0
專輯主播

30219500

簡介:畢業了,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會有許多種選擇。對得起自己的初衷,對得起父母親人,對得起活著的價值?,F在作為一名管理學博士研究生,將重點制作更多雙語節目和管理學,商務領域的知識。曾擔任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基于此前在工作中所接觸到的,小學,初中,高中生在課文朗讀過程中,所出現的語音和斷句方面的問題,家長無法做一一糾正。因此將通過系統性的教材示范朗讀,形成完整的中英文朗讀體系,對學校教育和課外教育做一定的補充。希望可以對苦心經營孩子教育的家長,盡一點綿薄之力。 小象老師朗讀專輯《詩集》《美文》《湘行散記》《國學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