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音繞梁|羽音水聲,滋陰養腎

21.1萬

樂道五音、圣賢智慧、國學文化、音傳文明,修身養性、樂藥同源


1、中國古代有“五音療疾”的記載。五音,即角、徵、宮、商、羽,對應五行,即木、火、土、金、水,與人體內相應的臟器(肝、心、脾、肺、腎)的功能活動,人的五志(怒、喜、思、憂、恐)相連。

水音-調理腎、膀胱經脈水音為鼓水聲等樂,入腎經與膀胱經,主理腎臟與膀胱的健康。

2、水曰潤下:上善若水,水往低處奔流,能夠滋潤萬物。潤下在五行中屬水,水為咸。所謂“潤下”,是指水具滋潤寒涼、性質柔順、流動趨下的特性。進而引申為水有寒涼、滋潤、向下、閉藏、終結等特性。

水音凝神定志,深度舒緩調節:水音由風格清純、蒼涼柔潤,具有“水”之潤下特性的羽調音樂構成,可入腎。最能強化水質能量,并促進“腎和膀胱”系統功能(如腎上腺、泌尿生殖器等)。


3、腎臟喜聽羽調式樂曲:

這類樂曲風格清純、凄切哀怨,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代表曲《梅花三弄》。當身體內的其他器官缺少足夠能量時,通常從腎中抽調久而久之,腎的能量就會處于匱乏的狀態,從而產生面色黯淡、尿頻、腰酸、黎明時分腹瀉等現象。

寧靜、凝神而充滿休養生息般水系能量音樂,不僅可緩和、克制急躁情緒,還對注意力不集中(如兒童多動癥)、精神緊張(如失眠焦慮癥)及腦功能失調(如腦癱等)給予深度的舒緩和調節作用。

4、人體最重要的臟器,“腎為先天之根”。腎藏精,腎主水,腎主納氣,腎主骨,骨生髓,髓通于腦,其華在發,其竅在耳……

下午15點~19點是一天中膀胱經和腎經運行的時段,在這個時段里,體內的腎氣也會受外界的感召,在樂曲的刺激下,可以促使腎中精氣隆盛。


5、水音:明凈透亮-水晶缽

水晶缽是現代創新發展的樂器,做法是將石英以高科技制成音缽-由很純的矽砂熔化后,一體成型做出來的,中間沒有接縫,能發出有很棒,正能量聲音。

水晶缽聲音穿透力很強,柔和飽滿,能滌除雜念和邪氣,提升自愈力,增強抗疫力!水晶缽的聲音比較柔和,有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較柔和而飽滿的泛音。西藏頌缽有一種透明的金屬聲音,泛音則十分清晰。

缽音使人心思定,滌除任何雜念,萬籟俱靜,脈輪共鳴陣陣。整個世界變得清清朗朗,精神世界好像被缽聲反復沖洗一般。渾身極其放松,似乎可以隨時睡去。山美、水美、人美,樂聲更美。缽聲和自然天籟融為一體,具有很強的療愈性。


6、水音-鼓樂

鼓舞志氣:鼓音屬水,入腎,調志,故有擊鼓進軍,鳴金收兵之傳統。

鼓的出現比較早,從如今發現的出土文物來看,可以確定鼓大約有5000年以上的歷史(以甘肅省天水秦安大地灣遺址出土的陶鼓為例)。在古代,鼓不僅用于祭祀、樂舞,它還用于打擊敵人、驅除猛獸,并且是報時、報警的工具。

中國傳統的鼓多源于中原,秦漢前已有20余種。雖大小高矮不同,但幾乎都是粗腰筒狀。當時已用于詩、樂、舞以及勞動、祭祀、戰爭和慶典之中。從秦、漢到清代,中原地區原有的各種傳統鼓幾乎都得以保留并有所發展。

1、宮土基音

2、金石商音

3、竹木角音

4、徵音之光

5、羽音繞梁

聲音10評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