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朗讀|魯迅《朝花夕拾》

245.7萬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散文集,收錄魯迅于1926年創作的10篇回憶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


分篇簡介

一、《狗·貓·鼠》

描寫了作者仇貓的原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二、《阿長與山海經》

記述作者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表達了對她的懷念感激之情。

三、《二十四孝圖》

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揭示了舊中國兒童的可憐的悲慘處境。

四、《五猖會》

以趕會為背景,描寫了封建制度對兒童天性的束縛和摧殘。

五、《無?!?/p>

通過描寫無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達了舊時代中國人民絕望于黑暗的社會,憤慨于人世的不平。

六、《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描述了作者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嚴格但不乏樂趣的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

七、《父親的病》

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八、《瑣記》

回憶了隔壁家表面對孩子好,其實是暗中使壞的衍太太,描寫了她是一個自私、奸詐、壞心眼的婦人。

九、《藤野先生》

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及他決定棄醫從文的原因,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切的懷念。

十、《范愛農》

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舊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主播介紹


聲音12評價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