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 重建的世界

3.9萬
基辛格博士是戰后美國對外政策的主要設計者,迄今仍是美國外交政策的重要影響人物?!吨亟ǖ氖澜纭返於嘶粮裢饨粦鹇运季S的基礎,基辛格此后的研究和外交生涯致力于將其在本書中所闡發的基本思想付諸實施。無論是冷戰后出版的《大外交》,還是2014年較新出版的《世界秩序》,其基本思路都是在呼應《重建的世界》,通過不同年代的案例,闡述均勢理論:各方妥協,以現實的態度接受多元世界,以大體的均勢彼此制衡,從而達到和平共處。
   《重建的世界》一書部分為政治傳記,部分為外交史,既有基于歷史文獻的嚴謹歷史敘事,也有基于其理論模型的客觀分析和評論?;粮駨膩聿粫⒅鞠蛳抻谄叱邥S之內,他在歷史經驗中為世界格局尋找解決之道,本書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他對于和平談判背后的策略和哲學的分析,直至今日仍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此外,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之后,美國對外交政策一直有著激烈的辯論,要理解其辯論的實質和走向,這本書大有幫助。
   對于普通讀者來說,《重建的世界》是了解近代世界格局和歷史發展的很好讀物;對于有志于政治道路的人士來說,本書對于政治家智慧本質的討論,是很好的方向指引;對于專業研究者來說,本書不僅有學術應用的作用,而且通過分析解讀這部基辛格早期的學術著作,對于研究基辛格學術觀點的形成有著十分可觀的價值。
  《重建的世界》看似一部講述歐洲歷史的著作,但基辛格在書中亦描繪了均勢外交的基本原則,而我們也不難在他日后擔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和國務卿時采取的政策當中發現這些原則。
  本書清晰地表明了基辛格的觀點:國際和平很好不是由法律或者國際組織來確保,而是要依靠分散權力以克制強勢者的野心來實現。
  ——弗朗西斯·福山
  過去50年里,對外交政策的構建影響較大者,莫過于亨利?基辛格。
  ——彭定康
  基辛格在哈佛的本科畢業論文(《重建的世界》),長達377頁,導師看了前100頁,便情不自禁提筆批了“優”。因為他的論文篇幅過長,哈佛因此制定了“基辛格規則”,限定大學生撰寫本科畢業論文的長度,不得超過基辛格論文長度的1/3。他的博士論文主題是19世紀的維也納體系,著名的基氏均勢理論就此奠基。1957年,基辛格出版了《核武器與對外政策》,首次提出了有限戰爭理論,哈佛因此聘用他,成為著名的國際關系研究大家。12年之后,基辛格棄學從政,在尼克松總統賞識之下,在國際舞臺上大展宏圖,中美關系破冰、緩和中東局勢、結束越南戰爭,因此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枴ゑR克思有一句名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瘪R克思是一個既能解釋世界,又能改變世界的歷史偉人,基辛格也屬這樣的豪杰。
  ——許紀霖
  在當代政壇,亨利·基辛格獨樹一幟,他將深邃的智識與現實主義的政治家風范完美結合。
  他堅信均勢是成功處理國家關系的一種方式,這也是他作為年輕學者時撰寫的第1本書(《重建的世界》)的主題?!吨亟ǖ氖澜纭分饕v述了維也納會議的經過,它帶來了歐洲歷史上最長的和平時期?;粮裾J為這不僅是一個適合19世紀的方式,而是永遠且全世界適用的。當然,他個人最偉大的外交政策勝利就是改變了美蘇之間的實力平衡,將中國從蘇聯脫離,從而使天平傾向美國。
  ——英國駐利比亞特使喬納森?鮑威爾
聲音34評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