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 教學 實錄

1.7萬

? ? 普通話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當我們習慣于一個語言環境,就很難發現自己在說話時的語言問題。作為一個熱愛文學,并喜歡朗誦的人,希望能夠在自己有限的時間里,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幫助想要學好普通話的朋友。并且,通過不斷的實踐活動,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專業素養。


語音特點


普通話語音的特點是:聲母除舌尖后擦音、鼻音 、邊音外,無濁音;韻母多復元音,鼻韻母有前后之分;沒有聲母的清濁對立,沒有入聲韻,尖團合流,聲調較少,調式簡單,另外有輕聲和兒化韻。


與印歐語系相比,普通話語音有鮮明的特點:

1.音節結構簡單,聲音響亮。普通話中,一個音節最多只有4個音素,其中,發音響亮的元音占優勢,是一般音節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個音節內可以連續出現幾個元音(最多三個),如“壞(huài)”,而且普通話音節中沒有復輔音,即沒有像英語“lightning(閃電)”、俄語“Встреча(遇見)”那樣幾個輔音連在一起的現象。

2.音節界限分明,節律感強。漢語的音節一般都是由聲母、韻母、聲調三部分組成,聲母在前,韻母緊隨其后,再帶一個貫穿整個音節的聲調,便有了鮮明的音節界限。從音素分析的角度觀察,輔音和元音互相間隔而有規律地出現,給人周而復始的感覺,因而極便于切分音節。

3.聲調抑揚頓挫,富有表達性。普通話聲調變化高低分明,高、揚、轉、降區分明顯,能夠較強的表達一個人的情感。

現代標準漢語的發音基本沿襲了北京話的語音系統,但各地標準略有差異。對漢語而言,單音節(單字)發音可分為聲母、介音(韻頭)、韻腹、韻尾、聲調五個要素,而韻頭、韻腹、韻尾又被合成稱為“韻母”;超音節(詞句)發音還存在連續變調等要素。直音反切都是古代給漢字注音的方法。至一九二六年,產生了由錢玄同、黎錦熙、趙元任等制訂的“國語羅馬字”,曾由當時南京的大學院于一九二八年正式公布。接著,一九三一年產生了由瞿秋白、吳玉章等制訂的“拉丁化新文字”。拉丁化新文字和國語羅馬字是拉丁字母式漢語拼音方案中比較完善的兩個方案,大大超越了它們之前的各種方案。


依據注音符號的標音系統,其聲韻系統共有21個聲母、3個介母、13個韻母及4個聲調。


依據漢語拼音的標音系統,其聲韻系統共有23個聲母(計入y、w兩個半元音)、39個韻母(略同于注音符號中所有獨用與結合韻母)和4個聲調。


  聲調
  聲調就是漢語每個音節用于聲音的高低,升降,曲直而產生的差別,這種不同的調子,就叫聲調。普通話的聲調分四類。它起純正字音,區別詞義的作用。
  第一聲 起音高平莫低昂,氣勢平勻不緊張
  第二聲 從中起音向上揚,用氣若起逐漸強
  第三聲 上聲現降轉上挑,降時氣穩揚時強
  第四聲 高起直送向低唱,強到弱時要通暢

聲音53評價0
專輯主播

30219500

簡介:畢業了,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會有許多種選擇。對得起自己的初衷,對得起父母親人,對得起活著的價值?,F在作為一名管理學博士研究生,將重點制作更多雙語節目和管理學,商務領域的知識。曾擔任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基于此前在工作中所接觸到的,小學,初中,高中生在課文朗讀過程中,所出現的語音和斷句方面的問題,家長無法做一一糾正。因此將通過系統性的教材示范朗讀,形成完整的中英文朗讀體系,對學校教育和課外教育做一定的補充。希望可以對苦心經營孩子教育的家長,盡一點綿薄之力。 小象老師朗讀專輯《詩集》《美文》《湘行散記》《國學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