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特文格勒《李斯特、斯美塔那“交響詩”》

222

這張專輯是富特文格勒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李斯特、斯美塔納、柏遼茲、舒曼、尼古拉的著名管弦樂作品。專輯的選曲都非常經典且好聽,富特文格勒指揮下的維也納愛樂樂團,優雅且富有哲理,絲般潤滑的弦樂更是讓人心醉。

柏遼茲《匈牙利進行曲》又名《拉科奇進行曲》,作于1846年,是柏遼茲所作戲劇《浮士德的沉淪》第一部分的選曲。

舒曼《曼弗雷德》序曲,作品115。以其構思深刻、和聲新穎以及如詩一般的形象和有力的心理刻劃取勝。像舒曼的其它作品一樣,這首序曲也有較多的主題,用以從不同的側面去刻劃曼弗雷德的性格。

奧托·尼古拉的三幕諷刺喜歌劇《溫莎的風流娘兒們》序曲,作于1847年。歌劇腳本根據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的喜劇《溫莎的風流娘兒們》改編。劇情為:破落爵士福爾斯塔夫看中了溫莎紳士傅德和裴琪的錢財以及他們美貌的夫人,于是分別向二位夫人寫了內容相同的情書。不料兩位夫人察覺了這一內幕,聯合起來懲罰了這個想入非非的酒色之徒。

李斯特交響詩《前奏曲》,是根據法國詩人拉馬丁《詩的冥想》而作。拉馬丁在他的詩篇《詩的冥想》中說道:“在死亡的一剎那,那無名的歌曲莊嚴的第一個音,我們的一生不就是它的一系列前奏曲嗎?”生與死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同樣的生命過程,是人生的起點與終點。但是如果將生與死的關系作為一個哲學命題來論述的話,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不同層次的認識。體會一下之前那句詩的意思,死亡即是奏響莊嚴歌曲,而人生只是歌曲之前的前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