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禹非主講《紅樓夢》

275

《紅樓夢》是一部現象級的文學經典,除了文本本身因素所造成的閱讀困難之外,關于《紅樓夢》的種種非文本上的疑案也給《紅樓夢》的讀者造成了不少麻煩。



【主講嘉賓簡介】

潘禹非,生于1987年,吉林長春人。本科就讀哲學系,研究生階段獲英語翻譯碩士學位,現為黑龍江大學文化哲學博士(在讀),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國現代及后現代哲學。



關于我們將要共同探討的這本《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前所未有的獨特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和研究專家。

但是出于種種原因,《紅樓夢》在現代社會的推廣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很多人對《紅樓夢》只有一個相當模糊的認識,提到《紅樓夢》,大多數的人只能回答出幾個重要角色的名字和他們一些既有的、刻板的形象以及一些故事橋段;缺乏一個對《紅樓夢》整體的把握和正確的認識。


導致這種現象的緣由很復雜:


客觀來說,《紅樓夢》是一部語言詩化的小說,它的語言表達和現代漢語距離較大,并且夾雜了不少文言成分,給現代讀者造成了閱讀障礙;

?

從主觀方面來說,《紅樓夢》的世界是一個被“神秘化”的世界,它描述了一個對于現代社會中的任何一個人都無法還原和觸及的生命體驗,即真實的封建貴族家庭生活史;

從“日常生活”的存在論維度出發,作者曹雪芹用諸事巨細的文筆畫卷式地展開了一個貴族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這種在現如今無法再復制的生活方式是給現代讀者造成的最大的閱讀障礙。


因此,閱讀《紅樓夢》是一個難啃的骨頭,沒有一個適當的方法去打開它的大門勢必會半途而廢,淺嘗輒止。?


——by 潘禹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