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界的奇聞趣事 | 趣說相聲史 | 馬三立 | 侯寶林 | 馬季 | 姜昆

12.6萬
6元開會員,免費聽
購買?|?0.20 喜點/集


說相聲的不“叩門兒”,即沒有師父就不能從藝。而拜師就要簽訂“師徒契約”,在“契約”中有“學徒期間,師父可以任打任罵;徒弟生死患病,投河覓井, 概與師父無關”等諸多有利于師父的規定。用今日的眼光來看,無疑這是一紙 “霸王條款”,可是徒弟卻又心甘情愿,為什么呢?

時至今日,媒體屢屢報道,相聲演員某某拜師某某藝術家,甚至,侯寶林還 收了1949年即去臺灣后又遷居美國的相聲演員吳兆南為徒;加拿大籍笑星大山先后拜師姜昆、張志寬?!斑甸T兒”又“死灰復燃”,該如何看待?

相聲演員,你在天南,我在地北,經過“盤道”,興許古稀老人會管年輕的叫 “叔”,叫“爺”。隨手拈來一例:蘇文茂已77歲高齡,德高望重,而常寶豐的聲望 則望塵莫及,也只有59歲,可是蘇文茂卻管常寶豐叫“九叔”,原因何在?

在舊社會,相聲藝人“闖江湖”,除了拜師“入門兒”之外,還應該學習一種 特殊的能耐,就是必須要學會“行話”,即“春典”,不會“春典”寸步難行,因為 “春典”在江湖中是共用的,是秘不外宣的,在“江湖”中有這樣一句話:“寧贈一 錠金,不教一句春”。那么行話都有哪些作用呢?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相聲行業當然也不例外,在相聲史 上,有誰可稱得上是“狀元”?

聲音193評價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