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月鑒

1775

《風月鑒》是清代白話長篇才子佳人小說。共十六回,成書于清嘉慶年間。此書 不題撰寫人。但據序與跋可以推知為吳貽先(一作“吳貽棠”)所作。本書講述父母因晚年得子,寵愛異常,怕其夭折,所以為兒子取了個女孩名——嫣娘。而且把他當作女孩般的養。嫣娘在考試時,經過秦淮河,在夫子廟附近見雛妓宜人,后又于靜因寺外村莊遇美女引香、拾香,歸后念念不忘。翌年再次參加考試,與宜人相會,又會其拜妹阿粲。歸時在三山街見美丫鬟,心中羨之,打聽得其名為娉婷。不久,嫣娘中解元,父病故,遂改妝入娉婷府中為小廝,用計誆得娉婷。引香、拾香家失火,巧遇嫣娘母,收為義女,接入常府。宜人年長,鴇母逼她接客,嫣娘出金為宜人及阿粲贖身。后嫣娘娶娉婷主人家小姐富春為妻,以宜人等九人為妾。不久,富春亡,又娶引香、拾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