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次危機:中國的真實經驗1949-2009溫鐵軍

82.6萬

更多專輯請點擊:《全球化與國家競爭》

《居危思?!?、《告別百年激進》

《八次危機》、《去依附》

《解構現代化》

9億農民就像希臘神廟里的柱子,他們托起了大廈。但真正關注他們的人不多,替農民說話的人更少,溫鐵軍是其中的一位。他在執教之前曾經有11年基層工農兵經歷和20多年政策研究經歷。今天,這位三農專家仍在堅持"用腳做學問"。

書中作者以詳實的數據、生動的圖文帶我們回顧了中國的八次危機及其"軟著陸"的歷史軌跡。這也是作者穿行在鄉間小路上的多年農村調研經歷的積淀。
《八次危機:中國的真實經驗1949-2009》足以犒賞每一位讀者。它是盛宴,更是你書架上當之無愧的珍藏。

內容簡介:

在人們通常的意識形態中,中國沒有發生過經濟危機,也不可能發生經濟危機,只能算是經濟波動,而不能算是危機。但作者認為,中國不僅發生過經濟危機。而且中國自建國以來的六十年間,已經發生了8次經濟危機,而這些危機均與國家工業化階段性特征有關:在“城鄉”二元對立的基本體制矛盾約束下,工業化、城鎮化以及整個體制的改革所產生的制度成本均向“三農”轉嫁,因而城市的產業資本就可以實現“軟著陸”,原有體制得以維持;而不能直接向農村轉嫁的危機,就導致產業資本在城市“硬著陸”,引發政府財稅金融、乃至整個經濟體制的重大變革。
  中國政府已經認識到“三農”問題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作用,于是在2005年把“新農村建設”作為國家戰略,連續增加數萬億投資以吸納數千萬“非農”就業的舉措,最后成功地應對了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實現了“軟著陸”。
  《八次危機:中國的真實經驗1949-2009》的主要觀點是:“金融海嘯”引發的全球危機,不僅是“金融化泡沫經濟”所引起的,也是由“內含高成本上推”機制的西方現代政體在累積了大量的國家負債后產生的,因此中國人應引以為戒,加深對資本主義危機規律及其引發的內部亂像和外部地緣政治法西斯化傾向的認識。只有復興生態文明,維持鄉土社會內部化來應對外部性風險的綜合性合作與自治,才是中國免于重蹈負債過高的現代化危機的合理選擇。

聲音110評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