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哈恩《帕格尼尼、施波爾·小提琴協奏曲》

1168

這張專輯是希拉里·哈恩與大植英次指揮的瑞典廣播交響樂團合作,演奏帕格尼尼、施波爾的《小提琴協奏曲》。這對于這位不大喜歡炫技,一貫以冷靜、沉穩見長的美女演奏家而言,無疑是一次挑戰。

在熱情如火的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協奏曲》中,希拉里·哈恩依然選擇以“輕描淡寫”的手法來表現作品的音樂性,并注重精雕細琢的去刻畫帕格尼尼的每一個音符,雖然不能說激情泛濫,但一些技巧復雜的樂段,經過她舉重若輕的演奏,都呈現出強烈的歌唱性和活躍的即興色彩。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張專輯中和哈恩合作的,是日裔指揮家大植英次指揮的瑞典廣播交響樂團。錄音中,他手下的樂團再次表現出火一般的熱力和從容大度的氣質,非常震懾人心。

帕格尼尼《D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作于1811年。此曲原來是用降E大調寫成,但為了減少小提琴演奏的難度,顯現特殊效果,所以將樂器調高半音,并使用D大調樂譜,如同使用移調樂器一般。而如今無論是管弦樂或主奏小提琴,一般都是以D大調演奏。這首樂曲充分發揮了帕格尼尼獨特的二重泛音或跳弓等艱難的技巧,是一首具有巨匠風格的精品協奏曲,曲中充滿了意大利民間音樂的風格,展現出如歌般優美的旋律。但音樂本身并不特別深奧,沒有復雜的和聲,形式非常單純。

施波爾《第八小提琴協奏曲》“歌唱場面”作品47,作于1816年。施波爾作為小提琴教育家、小提琴家、指揮家比作為作曲家還出名,他是小提琴腮托的發明者,又是第一個用指揮棒指揮的人。希拉里·哈恩對于這首冷僻曲目的演繹也可圈可點,節奏和力度的變化都充滿彈性,音樂能量得以自由釋放,又不會給你賣弄技巧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