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赫賓德《海頓鋼琴奏鳴曲全集》

5萬

這套10CD合輯收錄了鋼琴家布赫賓德演奏的海頓全部鋼琴奏鳴曲,曾獲得法國唱片大獎。這是1973年-1975年布赫賓德在德國錄制的,采用維也納凈版樂譜(Urtext)。

奧地利鋼琴家魯道夫·布赫賓德是蜚聲國際的頂尖鋼琴大師、德奧音樂傳統的不二代言人及傳播者、維也納愛樂樂團御用鋼琴家,“維也納學派”碩果僅存的代表。布赫賓德以杰出的音樂造詣,完美地詮釋了其作為當今最具權威的莫扎特、海頓、貝多芬作品詮釋者的形象。他被樂評家譽為“能抓住海頓、貝多芬、莫扎特精髓的維也納圣人”。

在海頓的整個音樂生涯中,自作曲開始到他62歲第二次造訪倫敦(1794-1795年)期間,都不斷有鋼琴奏鳴曲問世。盡管這些曲目不能代表他最后十年的音樂,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作品仍然表現了作曲家那一時期所取得的巨大進展。比起他自始至終創作并成為保留節目一部分的另外兩種音樂體裁交響樂和弦樂四重奏,也許這些奏鳴曲的數量很少,但它們相當生動逼真地顯現出了海頓的音樂風格。遺憾的是由于海頓的這些杰出、迷人的奏鳴曲作品長久以來卻被大多數的演奏者所忽視,而且經常被誤解,這幾乎是絕無僅有的現象。

在過去很長一段歲月當中,這些鋼琴奏鳴曲一直被埋沒在貝多芬、莫扎特鋼琴奏鳴曲耀眼的光輝之后,而不被人們所重視。布赫賓德的演奏發掘海頓鋼琴獨奏作品中那些難能可貴的音樂理念和激情,迸發出非凡的藝術火花。

海頓在創作這些奏鳴曲時,原本是以大鍵琴的音色作為藍本。從小接觸民間音樂,使海頓這些奏鳴曲的主題多有活躍、生氣勃勃的特點。這也反映出海頓性格中樂觀開朗的一面。所以,不同主題間的對比并不強烈,仿佛都是同一類顏色,只是深、淺、明、暗的程度不同。這些特點,在早期作品中更為多見。海頓的中期,尤其是晚期奏鳴曲,一方面受到莫扎特的影響,一方面也是他在不斷深入新境界,音樂風格有所改變,增加了抒發內心深處情思的、甚至是帶有悲劇性的因素。

聲音162評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