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涼說三國丨逗趣三國丨三國真的很有趣

2.9萬
6元開會員,免費聽
購買?|?0.10 喜點/集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曹魏、蜀漢、東吳紀傳體斷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1]

當時、兩國已有史書,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自行采集,僅得十五卷。

陳壽前半生是在蜀漢度過,入仕后,受宦官黃皓排擠而不得志。蜀漢滅亡后,陳壽歷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

三國志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三書單獨流傳。為了避免曹魏的《魏書》與南北朝時期北魏的《魏書》相互混淆,北宋王朝在咸平六年(1003年)將三書合為一書,最終成書。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

《三國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為其過于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范。



聲音104評價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