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最新80集|父母家庭教育必修課|育兒知識

198.3萬

如果您的孩子能把自己學校的學科需要背誦的知識點都牢牢記住,并且不易遺忘,準確率在99%?

如果您的孩子能夠在寫作文的時候,能有思路框架,有自己的“套路”?

如果您的孩子能夠在預習復習的時候,分析一本書的重點,自己濃縮成一張A4紙導圖?

如果您的孩子能夠在課堂上,有一套把老師講課內容整理為核心筆記的方法?

如果您的孩子能夠擁有自己的解題思路來分析理科題目的來龍去脈?

以上技能,如果您想要讓您的孩子全部掌握,添加助教老師微心



李玫瑾教授簡介

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

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曾對許多個案進行過詳細調查,由此提出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犯罪心理學;犯罪心理畫像;公安社會心理調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預防;有組織犯罪問題等。

研究特長:犯罪心理分析及畫像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預防研究;公安社會心理調查研究;有組織犯罪問題等。


社會職務:

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心理學會法制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未成年人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等。


學術研究

1、課題研究

1987年參與國家哲學社科重點項目《中國現階段犯罪問題研究》

1995年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有組織犯罪心理研究》

1997年主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校級項目《犯罪心理研究》

1996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城市犯罪綜合治理與社會穩定機制研究》

1999年主持公安部部級項目《社會心理調查研究》

2000年參加全國婦聯《反對與制止家庭暴力》項目

2000-2001年承擔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與英國使館文化教育處合作項目《未成年人犯罪預防與受害保護》等。

2001年主持公安大學引智項目《犯罪偵查與心理畫像》。

2、學術成果

a、犯罪心理專業

出版《犯罪心理學》專著(1999)

發表研究報告與論文《系列奸殺案犯罪心理分析》;《偵察中的思維障礙及其排除》;《有組織犯罪的社會心理基礎研究》;《刑事偵察中的犯罪動機分析》;《現代巡邏警察素質》;《報復犯罪的心理分析》;《警察違法暴力心理原因分析》等。

b、青少年犯罪研究

發表學術論文《家庭在青少年人格教育和違法犯罪預防中的作用》;《少年刑事司法制度探析》;《犯罪預防的新思路與實踐——英國 <犯罪與擾亂秩序法>述評》;《關注青少年犯罪就是關注我們的明天》等。

c、犯罪學研究

發表論文《有組織犯罪及黑社會問題探析》;《日本城市犯罪預防研究述評》;《德國入室盜竊犯罪與預防研究》;《對我國犯罪學研究規范化思考》;《警察在反對和制止家庭暴力中的職能與作用》等。

3、期刊網文獻

①、《黃勇變態人格心理剖析》

②、《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

③、《反社會人格引發的嚴重暴力犯罪——對張君犯罪心理的剖析》

④、《癡迷“法*功”者的心理癥結》

⑤、《有組織犯罪的心理學研究》

⑥、《犯罪預防的新思路與實踐——英國<犯罪與擾亂秩序法>述評》


聲音75評價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