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動心靈深處的大提琴曲

80.8萬

大提琴發源于十六世紀,由義大利人安德雷亞·阿馬蒂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把大提琴。初期大提琴的體積過于龐大,難以彈奏快速音群,因而不受歡迎;直到18世紀初,義大利制琴師史特拉底瓦里縮小并統一了大提琴的規格,改良演奏上的困難,因此而沿用至今。
隨著18、19世紀的不斷改良,19世紀到21世紀,大提琴已經可以獨奏,并有著許多出名的獨奏曲。
歷代作曲家們為大提琴寫了大量的協奏曲和奏鳴曲。其中最知名的巴洛克時期作品大提琴是約翰·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其序曲〈Prelude〉尤為著名。古典樂派時期以來,約瑟夫·海頓的兩首C大調、D大調協奏曲脫穎而出 ,而路德維?!し丁へ惗喾宜鞯?首大提琴與古鋼琴的奏鳴曲亦是一枝獨秀,這5首樂曲跨越了其作曲生涯中的3個重要時期。浪漫樂派時期的曲目包括羅伯特·舒曼的協奏曲、安東寧·德沃夏克的協奏曲和約翰尼斯·布拉姆斯的兩首奏鳴曲以及雙重協奏曲。二十世紀初的樂曲主要有愛德華·埃爾加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6]、阿希爾-克勞德·德布西的鋼琴暨大提琴之奏鳴曲以及柯達伊·佐爾丹和保羅·欣德米特的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由于大提琴豐富的可應用性以及現代音樂獨奏者(如謝格孚黎德·波姆、羅斯特羅波維奇等人)陸續地委托、鼓舞作曲家創作,大提琴深獲20世紀中、后期作曲家,如普羅高菲夫、蕭士塔高維奇、班杰明·布里頓、利蓋蒂·捷爾吉、維托爾德·盧托斯瓦夫斯基和亨利·杜替耶等人的青睞。

聲音743評價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