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過二十四節氣

1902

文、誦:史建琴

原創作品,以同名“藝蟲之觸”發表于微信公眾號。

自從父親離世后,我的心里郁結著散不去的思念,從而萌生了借二十四節氣抒發情懷的念頭,我又愿意相信,人的靈魂或許跟每個節氣有關聯。

就這樣,回憶著童年,絮叨著過往。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五日一候,三候稱氣,即二十四節氣。

六氣成時,即春夏秋冬四時。


節氣,是大自然的司晨,喚醒眾生。

節氣貫穿天地之間,也許逡巡陰陽之間。擷天地之精華,通世間之靈粹,與它同行,舍不舍之糟粕,輕裝前行。

四季其實都短暫,人生何嘗不短暫呢,時光在思念中穿梭,思念在每個節氣中流淌。

重讀古詩詞,與其說浸淫在古詩詞中,不如說在每一個轉瞬交替的節氣當中,在古詩詞的朗朗韻律中付諸它不能言不愿語的心思。

走過生機勃勃的春,感受熱鬧蓬勃的夏,收獲如錦似霞的秋,生命的輪回,又進入初雪的安靜的休眠狀態。

如此往復,一季挨著一季,趟過二十四節氣,走過有限的人生。


飛奔的時間裹挾著天馬行空般的心情。

時間是什么,是身邊熟悉的東西逐漸消失,步履紛沓中,心情有了陰晴。

歲月是什么,是那些熟悉的東西如落雨般淋濕了你,你仍然冒雨前行。

在白駒過隙的時光中誰都無法躲藏。


每送走一季,迎來一個節氣,時光悄然滑過。

趟過二十四節氣,宛如匆匆趕路的家人,歸家。

家,在何方?

在日歷中,在老去的親人軌跡中,在隨風輕揚的回憶中,在未知中。

在一季挨著一季的自然界更替中,在關注二十四節氣的過程中。


我敬畏人與大自然的密切關系,也逐漸參悟一些懵懵懂懂的內在聯系。

無法抵抗春夏秋冬的變換,無法左右春生夏長的規律,也無法躲避衰草殘葉的晚秋。

那么,何不每日讀詩,以詩紀歷,跟著農歷和古詩數四時八節,數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數應季的花草樹木,飛雪霜降……,努力善待日歷上的每一天。


抖落歲月無情,翻越千山萬水,終于來到2020。

三十年前,槳聲蕩漾在秦淮河上,我們的夢想沉浸在槳聲中。


此生錯過1919,恰逢2020,即使2121已不復存在。

人,如浩瀚沙海一粒,渺小而卑微。

即使你使勁攥緊手中的沙子,一粒粒的沙粒依然徐徐漏下來。

我們的日子,時間在前,歲月在后。

沾一身泥土,淋一頭暴雨,闖一回塵世。

趟過二十四節氣。


聲音25評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