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功鑫: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檔案

83.1萬
購買?|?199.00 喜點

你知道嗎?中國其實有4個“故宮”。

除了北京故宮博物院、沈陽盛京皇宮、南京明故宮遺址外,還有座僅建成55年,卻格外耀眼的——臺北故宮博物院。


◎ 為什么每年有600萬人去看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主要源自皇家收藏,不僅體現前人最高的美術造詣,也是中華歷史文化的見證。不參觀、不去認識,不足以完整地了解中華文化。

△這些珍寶,世上再無第二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70多萬件藏品,假設一年換展4次,每次5000件,若想全部看完也要30多年。

現在你無須飛臺北,足不出戶,就可以隨時隨地聆聽國寶介紹!


◎ 30多年“宮內人”首次開講

“我在故宮學習了一輩子?!?3歲的周功鑫,自1972年便入故宮服務。

現在,為你講解她的“一生一課”:全景透析151件無價之寶,獨家披露“宮內人”研究成果。

市面上很多學者單講歷史、文物、傳說,而周功鑫能有譜系、有源流的講通整個故宮文化。從陶瓷、玉器、銅器、繪畫、書法、珍玩六大材質著手,按時間脈絡,串聯起從新石器時代到宋元明清的整個中華文化發展史。


◎ 國寶管家,講述故宮文化之正道

如今“戲說”之風盛行,但故宮的魅力絕不僅是宮闈秘史,還蘊含幾千年的美學意涵、智慧哲思、生活理念。院長出山,力求專業度和趣味性的平衡——

講藏品,但不局限于表象。汝窯蓮花式溫碗的清雅、斗彩雞缸杯的細致、良渚玉琮的神秘......透過文物之美,回溯古人的審美與信仰。

講名家,卻不照本宣科。顏真卿是天之驕子,也是國之祭品;“無能”宋徽宗,倒是個“萬能”的好老師;乾隆不是沒品位,只因繼承“巨額家產”,才會使勁折騰......

講王侯貴族的“大歷史”,也講文人雅士的“小情趣”。范寬的名款藏于《溪山行旅圖》樹從密葉之中;陳祖章在指頭大的“橄欖核舟”底刻三百余字,極致美學中蘊含智慧哲理。


聲音156評價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