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經典名著典范】

53.2萬
6元開會員,免費聽
購買?|?0.20 喜點/集

元末明初到明萬歷四十四年,前后歷經了一個朝代的興衰。元朝末年浙江諸暨農家子弟王冕自學成才后,因不愿相與知縣時仁和鄉紳危素,避走山東濟南賣畫為生。故事由此開始。。。


在那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科舉制時代,讀書人們窮盡一生學習儒家經典只為謀求功名,該書的敘述主要有兩條線:一條是明線,刻畫了書生們的迂腐與利益熏心的形象以及歷經八股取士洗腦的麻木無知;另一條線是暗線,通過描寫次要人物的前后變化,側面反映了官場的腐敗,由于君主專制加強引起的科舉制的變質致使社會風氣的敗壞,人們丑惡的嘴臉展露無疑。

【故事背景】大部分士人由于王陽明心學的影響失去了謀生的能力,徹底淪為了“無用的卵蟲,”他們崇尚向“內”探究,而不是像先前宋明理學的格物致知一樣具有使用性,雖然當時中國還未陷入真正的困境,但是有識之士一葉知秋,僅憑當時的社會境況就已預料到了末日危機的到來,士人這種不求實際的心態只會空談誤國,于是,作者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寫出了這陳腐社會的險象叢生,他旨在喚醒人們的心靈,告知人們真相。


【作者/主播】作者吳敬梓;主播男:一頡、女:半盞


聲音90評價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