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第一生:唐喜成經典原聲

238.5萬

唐喜成(1924年—1993年),小名發伸。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大師,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人,“唐派藝術”的開山鼻祖,是著名的豫劇“二

本腔”(假聲)演員。十歲是在長葛學沙河調男旦,17歲嗓音失潤后,回開封遂苦練武功,改演祥符調武生和花臉,同時悉心鉆研假聲唱法,終于練出了很好的二本腔,成為唱做俱佳的生角演員,人稱“響八縣,一拿三”(即生、旦、浄三者皆能)。唐喜成大師的演唱雖以假聲為主,但音域并不窄,而且聲音洪亮,高低音銜接自然,控制自如。特別是吐字清晰,唱高腔也能保持音色的柔和悅耳,這在梆子戲二本腔演員中是很難得的。在五十年的舞臺藝術實踐中,他創造性的以宏亮、委婉的“二本腔”和細膩、真實的表演,塑造了眾多正直、廉明、瀟灑的生角形象。代表劇目有《南陽關》、《轅門斬子》、《三哭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