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朗誦讀 詩經

14.5萬

小雅·采薇》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一篇。這是一首戎卒返鄉詩,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全詩六章,每章八句。詩歌以一個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興,前五節著重寫戍邊征戰生活的艱苦、強烈的思鄉情緒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從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敵勝利的喜悅,也深感征戰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緒;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結束全詩,感人至深。此詩運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集中體現了《詩經》的藝術特色。末章頭四句,抒寫當年出征和此日生還這兩種特定時刻的景物和情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為是《詩經》中有名的詩句之一。


作品原文


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薇:豆科野豌豆屬的一種,學名叫荒野豌豆,又叫大巢菜,種子、莖、葉均可食用?!?a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color:#4990E2">史記·伯夷列傳》記載:“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闭f的是伯夷、叔齊隱居山野,義不仕周的故事?!妒酚洝ぶ鼙炯o第四》記載:懿王之時,王室遂衰,詩人作刺。刺就是指《采薇》?!?a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color:#4990E2">漢書·匈奴傳》記載:至穆王之孫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中國被其苦,詩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豈不日戒,獫狁孔棘’?!?/p>

作:指薇菜冒出地面。止:句末助詞,無實意。


曰:句首、句中助詞,無實意。


莫(mù):通“暮”,此指年末。


靡(mǐ)室靡家:沒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無。室,與“家”義同。


獫(xiǎn)狁(yǔn):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名。


不遑(huáng):不暇。遑,閑暇。啟居:跪、坐,指休息、休整。啟,跪、跪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兩膝著席,危坐時腰部伸直,臀部與足離開;安坐時臀部貼在足跟上。


柔:柔嫩?!叭帷北取白鳌备M一步生長。指剛長出來的薇菜柔嫩的樣子。


烈烈:熾烈,形容憂心如焚。


載(zài)饑載渴:則饑則渴、又饑又渴。載……載……,即又……又……。


戍(shù):防守,這里指防守的地點。


聘(pìn):問候的音信。


剛:堅硬。


陽:農歷十月,小陽春季節。今猶言“十月小陽春”。


靡:無。盬(gǔ):止息,了結。


啟處:休整,休息。


孔:甚,很。疚:病,苦痛。


我行不來:意思是:我不能回家。來,回家。(一說,我從軍出發后,還沒有人來慰問過)


常:常棣(棠棣),既芣苡,植物名。


路:高大的戰車。斯何,猶言維何。斯,語氣助詞,無實義。


君子:指將帥。


戎(róng):車,兵車。


牡(mǔ):雄馬。業業:高大的樣子。


定居:猶言安居。


捷:勝利。謂接戰、交戰。一說,捷,邪出,指改道行軍。此句意謂,一月多次行軍。


骙(kuí):雄強,威武。這里的骙骙是指馬強壯的意思。


小人:指士兵。腓(féi):庇護,掩護。


翼翼:整齊的樣子。謂馬訓練有素。


弭(mǐ):弓的一種,其兩端飾以骨角。一說弓兩頭的彎曲處。象弭,以象牙裝飾弓端的弭。魚服,鯊魚魚皮制的箭袋。


日戒:日日警惕戒備。


棘(jí):急??准?,很緊急。


昔:從前,文中指出征時。往:當初從軍。


依依:形容柳絲輕柔、隨風搖曳的樣子。


思:用在句末,沒有實在意義 雨:音同玉,為 “下” 的意思。


雨(yù)雪:下雨。雨,這里作動詞。霏(fēi)霏:雪花紛落的樣子。


遲遲:遲緩的樣子。

白話譯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長大。說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沒有家,為跟玁狁去廝殺。沒有空閑來坐下,為跟玁狁來廝殺。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發芽。說回家呀道回家,心里憂悶多牽掛。滿腔愁緒火辣辣,又饑又渴真苦煞。防地調動難定下,書信托誰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發杈枒。說回家呀道回家,轉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沒個罷,想要休息沒閑暇。滿懷憂愁太痛苦,生怕從此不回家。

什么花兒開得盛?棠棣花開密層層。什么車兒高又大?高大戰車將軍乘。駕起兵車要出戰,四匹壯馬齊奔騰。邊地怎敢圖安居?一月要爭幾回勝!

駕起四匹大公馬,馬兒雄駿高又大。將軍威武倚車立,兵士掩護也靠它。四匹馬兒多齊整,魚皮箭袋雕弓掛。哪有一天不戒備,軍情緊急不卸甲!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創作背景


從《小雅·采薇》的內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作于西周時期。至于此詩的具體創作年代,有三種說法。一、《毛詩序》:“《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難。以天子之命,命將率遣戍役,以守衛中國。故歌《采薇》以遣之?!?a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color:#4990E2">鄭箋:“西伯以殷王之命,命其屬為將,率將戍役,御西戎及北狄之亂,歌《采薇》以遣之?!笨梢?a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color:#4990E2">毛詩認為《采薇》是周文王時事。旁證有《逸周書·敘》:“文王立,西距昆夷,北備玁狁?!?a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color:#4990E2">朱右曾注:“《詩·采薇序》與此略同?!倍?、漢代說《詩》者還有齊詩、魯詩、韓詩。三家詩與毛詩不同,認為《采薇》是周懿王時事,旁證有《漢書·匈奴傳》:“周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中國被其苦。詩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玁狁之故?!M不日戒,玁狁之故?!比?、王國維《鬼方昆夷獫狁考》據銅器銘文考證,認為“《采薇》《出車》實同敘一事”,“《出車》亦宣王時事”?!皬默F代出土青銅器銘文看,凡記獫狁事者,皆宣王時器”(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作品選注》)。

綜上所述,此詩的創作時代有周文王、周懿王、周宣王三說。從詩歌內容來看,文王說實不可取。因為從敘事看,是征戰回還之事,絕非出征始發之事;從抒情看,但有憂傷之感,絕無慰藉之情,全詩也無一句天子之語,說是周文王歌《采薇》以遣戍役,是沒有根據的,所以清儒崔述、姚際恒、方玉潤都反對此說。說是周懿王時事,“經傳皆無明文”(程俊英等《詩經注析》),《漢書》晚出,實是據詩立說,不能反證。說是宣王時事,所據為考古成果,又未得文獻佐證。陳子展詩經直解》謂:“玁狁患周,非止一世?!闭刹槐鼐心?。方玉潤《詩經原始》謂:“至作詩世代,都不可考。大抵遣戍時世難以臆斷,詩中情景不啻目前,又何必強不知以為知耶?”?



聲音11評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