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記憶

1.2萬

關于老包頭城的那些歷史,你知道多少?


去過山西平遙古城的包頭人,無不為古城的魅力所吸引,但同時又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如果包頭的古城墻沒有拆除,如果老包頭眾多的寺廟如馬王廟、文昌廟、真武廟、三官廟、關帝廟玉皇廟依然存在,如果北梁、九江口、和平路、西灘的三百個古民居大院和老字號商鋪保存完整,如果草市街、民生街、牛橋街川行店街完好無損,那包頭肯定會成為塞外的“平遙古城”,成為文化名城,旅游勝地,可惜歷史是沒有如果的。


老包頭北城墻
商民合創的建筑奇跡
如今只有70歲以上的老人對包頭的城墻或許還有些記憶?!拔覀冃r候經常在城墻上面玩耍,站在城墻上能看到黃河,西門就在紅星橋往東一點?!迸岽鬆斀衲?4歲,老人祖居東河區西灘,說起老城墻老人滿是留戀之情。那么老包頭的城墻還有沒有僅存的遺址呢?老人講:現在北梁保留下來的大仙廟當時緊靠包頭北城墻,還能看出一點痕跡。傳說城墻筑到這里,總是坍塌,總兵馬升許愿如果順利筑成就建一座大仙廟,此話非常靈驗,城墻順利筑好,馬升不食前言,果然在此地建起大仙廟,廟闊三間全部石頭券成。后來鎮守包頭的總兵林成興親筆題字:“有仙則靈”,石匾置于廟額上方,至今這塊石匾清晰可見。


同治五年,受到太平天國起義軍的影響,金積堡回民軍首領馬化龍率回民起義軍進攻包頭,清政府急調山西大同總兵馬升駐防包頭。由于包頭當時沒有城垣,百姓和商號人心惶惶。馬升首先安營扎寨,于包頭鎮北梁修筑營盤兩座,這就是西營盤和東營盤,西營盤駐扎步兵,東營盤駐扎騎兵。這樣扎營一是借助地勢,占領包頭鎮制高點,二是震懾城內回民民眾,防止里應外合。1868年回民軍襲擾包頭領地,馬升率軍擊退回軍。


馬升深感包頭無城垣的危險,于是下令由包頭鎮巡檢崔際平監工,開始修建城垣,得到百姓和商號的積極響應。當時旅蒙商復興義經理梁大漢是筑城的總管,他起早貪黑,事必躬親,奔波于工地,為城墻順利建成立下汗馬功勞,后來梁大漢離開包頭時,在東門外沖著城墻磕了三個頭,才戀戀不舍踏上回鄉之路。


為了保護營盤的安全,馬升首先筑起北城墻,1870年左宗棠率清軍攻陷金積堡,馬化龍全軍潰敗,包頭之危解除,于是包頭開始大規模修建城垣,將北城向東西延伸至東西河槽,然后折向南,至今天的環城路合圍,到1873年包頭城垣全部建成。包頭城垣全部為土筑而成,周長17里,城墻高約5米,底部厚度6米,頂部厚度為3米。城上筑堞,便于守城兵士遮身射擊,整座城垣依地勢而建,東西城墻外正好為東河槽和西河槽,天然的護城河。設有五處城門,城門高5米。城墻建成后,當時包頭商民奔走相告,萬民歡慶,軍民人等刻碑以示紀念,碑名為《包頭建筑城堡碑蹟考》,可惜歷經百年此碑已經不知所蹤,有人說此碑在拆除城墻時覆土墊了路坑,如果有朝一日能重現于世,必是包頭鎮館之寶。

聲音76評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