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兒爸】伊索寓言

8661.8萬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號:Michael錢兒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寓言故事!

還有新浪微博:不吃胡蘿卜的白小白


「伊索寓言」,現在開始!

給孩子講道理,其實是個技術活兒。


苦口婆心阿慶嫂,是下策,咱們一把年紀了,被父母念兩句尚且不愛聽呢,更何況是孩子。


旁征博引呢,又不是人人能做到。就算部分能,誰敢說每個道理你都能找到合適的例子,讓孩子不反感,又能快樂地get到重點呢?


在故事中講道理,是最好不過的。你要說的都說完了,孩子還意猶未盡地等著后來呢。后來啊,咱們來講下一個故事(道理)吧。


就如同咱們已經進行到70多集的原創成語故事,無論是三四歲的孩子,還是十歲上下的小學生,乃至更大一些到成人,聽過基本都能輕松記住并運用自如。


同樣多的成語,直接塞本成語詞典,怕是連10個都記不住吧。


源起

《伊索寓言》是我們選來,想要講給孩子處世和做人道理的一系列故事,然而在如何改編這件事上,頗費了一番腦筋。


首先關于《伊索寓言》的作者,坊間主流說法是由古希臘傳奇作家、西方寓言之父伊索(Aís?pos)創作,后人將古希臘流傳的經典寓言故事結集成冊,統一歸在伊索名下,久而久之便成就了“伊索寓言”的美名。


關于《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公認的西方寓言鼻祖,它是古希臘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歐洲文學史上,它的價值并不亞于《希臘神話》和《荷馬史詩》。


它不僅是賦予孩子們善惡美丑觀念的啟蒙書,也是一本指導成人的生活教科書。


世界各國的文學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就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為說理論證時的比喻,或作為抨擊與諷刺的武器。


咱們從小就讀的「龜兔賽跑」、「狐貍和葡萄」、「狼和小羊」、「農夫與蛇」等等,至今仍是經典。


改編手記

《伊索寓言》原著,往往是簡潔客觀地敘述一個故事,最后以一句話畫龍點睛地揭示蘊含的道理。這些故事比喻恰當,形象生動,但唯一的問題就是,篇幅大多短小精悍,幾句話就講完了。。。


因此,我們需要用合乎情理的改編方式,去掉與時代所不相稱的內容,以孩子所能理解、接受和感興趣的講述,將其完善成情節相對完整,可聽性好的故事。


形式上,因為太多孩子喜歡經?!吧裱a刀”和傻笑的錢兒同學參與,因此,跟成語故事一樣,還是保持父子共講的形式。


我現在愈發覺得這種互動式講述方式特別好,因為孩子可以隨時針對自己的思考提問。而很多爸爸媽媽也反饋說,錢兒同學在聽故事時問爸爸的問題,正巧也是其他孩子想問的。


確實,孩子更了解彼此,相較于成人,他們的思維方式也更加相似。


孩子的收獲

那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咱們這里就不贅述,講兩個另外的故事。


故事一:「小男孩與蝎子」

故事很簡單:有個小男孩在城墻前捉蚱蜢,一會兒就捉了許多。忽然看見一只蝎子,他以為也是蚱蜢,便著兩手去捕捉它。蝎子舉起它的毒刺,說道:“來吧,如果你真敢這樣做,就連你捉的蚱蜢也會統統失掉?!?/p>

這是一個告訴孩子,學會區分不同事物,區別對待好人壞人的故事。


但在我們的改編中,除了故事本身的哲理外,還會在蚱蜢和蝎子斗法的過程中,加入蝴蝶、螳螂等等其他可以合理出現的生物,對它們的體態以及差異,都會有所涉及。


通過一個簡單故事,讓孩子順便了解有關昆蟲的知識,以此激發孩子們更大的求知的樂趣。


故事二:《老獵狗》

獵狗與獵人本是最好的拍檔??墒侵魅瞬]有注意到,獵狗的年齡已經很大了,它不再像往常一般勇猛矯健。


主人對獵狗有些不滿,老獵狗說:“年輕與衰老都是自然賜予的,您不能因為我不像從前就厭棄我啊?!?/p>

從這個故事里得知,我們的生命與動物并無二致,都會經歷生老病死。


這也是《伊索寓言》的深層意義所在,用淺顯易懂的道理,讓孩子認識人生百態。故事中蘊含著巨大的人文能量,陪伴孩子們在關懷中健康成長。



錢兒爸?



收聽更多錢兒爸故事:

【錢兒爸】成語啟蒙

【錢兒爸】超級名人傳

【錢兒爸】聆聽經典

聲音104評價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