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口述自傳

441.2萬

白崇禧,字健生,廣西桂林人,生于1893年3月18日,卒于1966年12月2日,一生以軍事為業,參加過護法戰爭、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及歷次國共內戰,在民國史的各個階段,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部口述自傳,是他晚年的訪問記錄,由臺灣近代史所從1963年2月7日開始至他去世的前8天——1966年11月24日止,一共訪問了128次,歷時4年完成。當時的所長郭廷以先生對這部口述史十分重視,曾多次指示采訪者,“即使二三次的訪問,僅訪得一二句我們所未知或有啟發性的話,就算有其收獲了”。因此這部口述史,可以說是回憶者與研究者為了深入歷史細節,恢復歷史的真相,孜孜以求,共同完成的成果,其史料之詳備,挖掘之深入,細節之豐富,是歷來口述史中極為少見的。

遺憾的是,這部口述史刊布后,由于兩岸之間的對立遲遲不能解除,大陸學者隔海相望,很多人無法接觸這部史料,以致這部史料應有的價值,未能在學術研究中充分反映出來。中國現代史是兩岸共同的記憶,為了加強兩岸的學術交流,共建歷史的完整面貌,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征得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的同意,決定將這部口述自傳作為內部資料,在大陸予以出版,以供研究者借鑒和使用。

需要說明的是,白崇禧一生經歷復雜,不但長期堅持反共立場,同蔣介石之間也若即若離,許多恩怨糾纏不清。他在陳述史實時難免存在某些黨派和派系的成見,影響史料的客觀性,希望大家在收聽時做出自己的分析和鑒別。


聲明:本專輯未經授權不得盜用、轉載。

聲音171評價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