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五典坡 馬友仙

12.2萬

秦腔名劇《五典坡》

編輯

后唐,丞相王允三女寶釧于彩樓飄彩招親,繡球打中乞兒薛平貴。王允嫌貧愛富,責令寶釧退親,寶釧不允,父女《三擊掌》割斷父女之情。寶釧奔赴寒窯,與平貴成親。適逢西涼反唐,王允、魏虎奏本,命魏虎帶平貴征討,欲害之。魏虎戰敗被困,平貴救之,魏虎不記其功,反陷平貴于敵陣。西涼玳瓚公主慕平貴英勇,招為駙馬。寶釧寒窯苦守十八年,托鴻雁傳書,尋找平貴,平貴得寶釧血書,回至五典坡,夫妻團聚。次日,寶釧登殿算糧,魏虎不允,王允勸其改嫁。寶釧邀來平貴,王允使高士紀殺之。高刺平貴于馬下,見龍護身,乃降平貴。玳瓚又領西涼兵馬打入長安,平貴登基,寶釧遂為皇后。又名《五家坡》。有改編本戲《紅鬃烈馬》、《王寶釧》流行。其中《三擊掌》、《別窯》、《探窯》、《趕坡》、《算糧》、《大登殿》為著名折戲。該劇為生、旦、凈、丑行當齊全的唱做工并重戲。李正敏、靖正恭、何振中、李正斌、劉毓中、蘇育民、劉易平、王玉琴、余巧云、郭明霞、肖玉玲、楊鳳蘭、馬桂英演出代表作。

五典坡村

編輯

五典坡,地處西安大雁塔東南約4公里。此地原叫五殿坡。因鳳棲原(也叫鳳棲嶺)從前有五個大臺階,每臺階興建有一座大殿,五殿坡(也叫五原殿地)即由此得名。估計“五典”可能是“五殿”諧音的舛誤。如今此地臺痕依稀可見,只是由于歷史的自然變遷,僅留下臺階的痕跡了。鳳棲原下的五典坡村,也是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