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音樂療愈

65.5萬

中國古代有“五音療疾”的記載。五音,即角、徵、宮、商、羽,對應五行,即木、火、土、金、水,與人體內相應的臟器(肝、心、脾、肺、腎)的功能活動,人的五志(怒、喜、思、憂、恐)相連。


  音樂療法的歷史源遠流長,四千多年前古埃及就運用音樂為病人減輕疼痛,稱“音樂是靈魂之藥”。美國的音樂治療開始于二戰期間,播放音樂只是為了減輕傷員的痛苦,后來逐步發展到現在的系統科學體系。在我國,對音樂的神奇功效認識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提出了“五音療疾”,《史記》云:“故音樂者所以動蕩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币魳纷畛踝鳛轲B生、防病、怡情的手段,逐漸發展到可以治病療疾了。?


理療養生音樂

吳慎中國音療《理療養生音樂》,由美國政府特別認可的保健養生音樂專家──夏威夷大學醫學院教授吳慎,根據「樂先藥后」,發現源于易經「五音八聲」,以及黃帝內經「五音對五臟」等歷代圣賢運用音樂與養生醫療結合的預防醫學哲理,歷經三十年時間研發制作而成。


金音(商聲)

金音-調理肺、大腸經脈金音為編鐘聲鑼等樂,入肺經與大腸經,主理肺腸的健康。金音的旋律和曲調,是根據易經五行八音的方位性和樂器對應人體五臟所演示而成。金屬古制品的古樂器如:編鐘磬鑼鼓鈴聲長號三角鐵等,發出的混厚清脆之聲為金音。金音旋律和曲調中選擇了編鐘磬聲奏出中華炎黃文化氣勢磅礴的尊貴和威嚴,編鐘聲奏響了歷史頂盛時期的輝煌時代!


木音(角聲)
木音為古簫、竹笛、木魚等樂,入肝膽之經,疏肝利膽,保肝養目。古簫、竹笛的原始之聲,舒展、深遠、悠揚,飄逸若仙,高而不亢、低而不臃,連綿不斷,顯示古木煥發生機,帶來春意。

木音代表東方蒼龍的音意,被認為是祛災避兇的吉祥物,它象征著強大、健康、向上。在古簫的原始旋律陰陽起伏之中,似乎在召喚東方巨龍從大地上緩緩地騰空而起,它應著角聲,朝著太陽,奔向空……木音可以梳理肝火膽熱的淤疾,平和血壓、清血質,夜間休息時有助于安魂入神,對于容易疑神疑鬼、精神不安的人,也有很好的理療效果;其他,如夜晚受到驚嚇、盜汗、心中憂郁等,也相當有益。多聽木音,可以移轉性情,增強精神,安定魂魄,消除失眠,讓身心合一,重新找到原始平和的人性。


水音(羽聲)

水音-調理腎、膀胱經脈水音為鼓水聲等樂,入腎經與膀胱經,主理腎臟與膀胱的健康。水音的旋律結合了地下泉水溶洞水小溪河水百川匯合及海洋之聲。水聲的聲波能強壯腎臟功能,會刺激腎上腺分泌,有機物幫助泌尿系統代謝功能,可以疏導外排下腑疾患與泄毒,從而平衡免疫系統,提高生命品質,這樣可以開發智力與志向,發展更高的生活理想,人在和諧的自然之中,像仙人一樣享受每一秒美妙的時空。

火音(徵聲)

火音-調理心、小腸經脈火音為古琴小提琴等絲弦樂,入心經與小腸經,主理小腸和心臟的健康。絲弦類的古琴之聲屬于火音。古琴奏鳴了遠古的回音,有轟然綿延的背景。音樂突出古琴的清朗感,悠揚舒緩,并逐步加快節奏,接著,出現打擊樂清脆的叮咚聲,展現出長河落日的遠景。一陣雁過的翎聲由遠而近。由近而遠、風生水起,去蒸霞蔚,表現出中國遠古文化長河中優美的回音和片斷,令人發幽古之情!



土音(宮聲)

土音-調理脾、胃經脈土音為古塤,笙竽葫蘆笙等樂,入脾經與胃經,主理脾胃的健康。土音的古塤從遙遠的夜空中而來,絲音小提琴聲,絲為火,火為靈,火生土,方位在南,隨絲音進入寧靜混沌的宇宙空間!


聲音26評價4
專輯主播

408129.5萬

簡介:佛觀自在, 道行逍遙, 儒此喜樂! 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達摩禪易】道與術系列課程 創始人。 國學經典教師,修行圈中人。